在这里,您能将过去一周的留学资讯一网打尽,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快来看看本周留学快讯:
哈佛宣布年收入20万美元的家庭免学费
3月17日,哈佛大学公布重大教育改革:自2025-26学年起,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本科生将享受全额学费豁免。这项经济援助计划的升级不仅覆盖中等收入群体,更将资助门槛较此前8.5万美元的标准提升了135%。据估算,美国本土约86%的家庭将因此受益。
而此次政策更新共有三个阶梯:
2024-25学年哈佛综合费用达82,270美元(约59万人民币),新政实施后符合条件者年均节省相当于中国二线城市普通家庭年收入水平。
在特朗普政府削减高等教育多元化资金背景下,哈佛通过经济杠杆推动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专家卡伦伯格指出:"当种族因素不能作为录取考量时,经济援助成为实现校园多元化的关键工具。数据显示,低收入群体中非裔与拉丁裔比例显著高于富裕阶层。"
目前,哈佛大学是美国仅有的10所采取Need-Blind政策招生,面向所有本科生,包括国内和国际学生。
其余9所分别是华盛顿-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圣母大学、安默斯特学院、鲍登学院。
来源:哈佛大学
3月16日,布朗大学通过全校邮件建议国际师生重新评估近期出行计划,正值特朗普政府酝酿新一轮旅行禁令的传闻甚嚣尘上之际。布朗大学执行副校长罗素·凯里声明指出:"旅行限制与禁令的潜在调整、签证程序及办理流程变化、再入境新规以及其他出行相关延误,都可能影响返美行程"。
布朗大学此次的预警源于此前布朗大学一名持有H-1B签证的医学助理教授从黎巴嫩返美时,遭拘留并遣返。
图源pixabay
据《卫报》报道,布朗大学本次的警示与耶鲁法学院教授群体早前发布的预警相呼应,后者建议海外留学生应考虑提前返美,在美人员则应避免离境。这些预警均基于路透社与《纽约时报》对特朗普政府内部传阅的禁令草案清单的报道。
尽管美国国务院尚未正式公布禁令,但报道称拟议的"红橙黄"三级管控体系中,"红色"国家公民将被全面禁止入境。3月14日流出的草案显示,阿富汗、古巴、伊朗、利比亚、朝鲜、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委内瑞拉和也门可能被纳入全面停发签证名单。该禁令较特朗普2017年针对七个穆斯林国家实施的旅行禁令更为严苛,后者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存在争议。
此次拟议禁令的法律基础可追溯至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职当日签署的行政令,该令要求政府部门提交"审查信息缺失严重,需限制入境"的国家清单。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指出,这份"强化审查"行政令要求加强对特定国家公民的入境筛查,并授权实施部分或全面入境限制。与2017年禁令不同,此次多部门联动的决策流程或能规避"行政专断"的司法指控,更可能以总统公告形式落地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未被列入拟禁名单,但共和党以国家安全为由提出的新法案,已威胁将全面停止对中国公民发放留学签证。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前夕,全美数十所高校已发布旅行警示,敦促国际学生提前返校以防被禁止入境。
来源:the pie news
JHU、UCLA和四大文理学院联袂放榜
继上周MIT3月14日放出24枚offer后,昨天JHU约翰霍普金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鲍登学院、克莱蒙特·麦肯纳也同一时间放榜。
我们在搜集各家机构RD轮录取数据后(数据截止到昨天13:00),录得JHU offer30枚、UCLA offer46枚、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offer27枚、威廉姆斯学院offer13枚、阿默斯特学院6枚、斯沃斯莫尔学院offer12枚、鲍登学院2枚。
JHU今年和去年的录取人数基本持平,对中国学生还是比较友好;而UCLA此次却疯狂发defer,不少人进入了候补池。被录取的学生当中,海高生表现依旧亮眼,看来未来低龄留学依旧是大势所趋。
俄亥俄州立大学宣布2026年秋季恢复标化要求
来源:US-China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