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展示书法魅力,书写时代精神!《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今晚开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精心策划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节目将于2025年3月23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第一集邀您共赏甲骨文、熹平石经以及中国印等三组作品。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图片

△ 主持人龙洋

图片

△ 第一集嘉宾

第一集节目邀请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吉林大学丛文俊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陈志平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图片

△ 现场书友书写“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出自《汉书·王吉传》,既是对中华大一统的赞美,更是今天时代精神的写照。

 

最早的成体系汉字:甲骨文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距今3300多年。自189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见甲骨总量超过16万片,单字数量约4400个。甲骨文记载了殷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它的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打破了疑古派“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将中国的文字历史往上推了将近1000年。

甲骨文虽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但已经展示出汉字书法之美。甲骨文绝大多数都是竖写,右起,向左行,这就形成了中国书法稳定三千多年之久的章法和书写形式。而表意文字所产生的想象力、笔画结构的稳定性及丰富性,让书法的产生具备了基础。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图片

△ 现场书友用甲骨文、篆、隶、楷、行、草六体书写

 

东汉官方石刻“教科书”:熹平石经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始刻于东汉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既是汉隶经典代表作,更是中国官方刊刻石经之始。由蔡邕等人奉诏正定经本文字,将《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论语》《公羊传》等七部儒家经典,以隶书写成,刻于46块石碑之上,并立于洛阳太学门外,是东汉官方石刻“教科书”。然而,由于遭到战乱等,目前仅能看到部分残石及拓片。

熹平石经字体结构方正,字形规矩,点画排列匀称稳重,刚柔相济,优美雄浑,雍容华贵,代表了汉隶的标准写法,展现了庙堂之气。

图片

△ 演员王仁君和查文浩演绎蔡邕刊刻熹平石经的故事

图片

图片

 

方寸间的山河:中国印

印,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刻画在陶器上代表家族或者氏族的印记。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实物印,是商代的三方青铜印,青铜印的内容可能表示的是某种族徽。

汉代以后,印大量地普及,无论是公用、私用,从帝王、官府,一直到私人书信往来都要用印。陕西西安韩家湾发现一枚“皇后之玺”,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而一枚拥有26个面的“三朝老丈人”印,又写满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从北宋开始,印章以文人印记的方式进入书画,并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特的印学,诗、书、画、印融会一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审美体系。

图片

图片

△ 演员王斑倾情讲述《印迹三千年》

图片

 

翰墨传新韵,丹青阅中国

《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每集90分钟,共6集。节目以全新视角打开笔墨世界,不仅聚焦马王堆帛书、熹平石经、石门十三品、《平复帖》、《洛神赋十三行》、《万岁通天帖》、《淳化阁帖》、《赤壁赋》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书法作品,从古文字中溯源书法,从碑刻手卷中品读书法;更深入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宝鸡周原、山东曲阜孔庙、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陕西西安碑林、甘肃敦煌六大书法胜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体悟书法,于黑白虚实间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根脉,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