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5

1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无症状却凶险!这种“果冻”肿瘤,流到哪儿长到哪儿......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朱阿考 陈丹

急性阑尾炎,一个非常常见的临床病症,但阑尾肿瘤公众却知之甚少

阑尾像一个“小尾巴”,大多时候都很“温顺”,而一旦沾染上肿瘤,它就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

不常见、很隐匿   

常被误认为“阑尾炎”的“阑尾肿瘤”  

不久前,浙大二院收治了一名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的患者小李(化名)。手术结束后,医生将切下的阑尾标本送往病理科检查。几天后,一张无情的报告单摆在小李面前,医生告诉他:引起疼痛的原因不是急性阑尾炎,而是阑尾肿瘤。

阑尾肿瘤并不常见,还非常“隐匿”。根据有关数据,原发性阑尾肿瘤的年发病率为0.12例/100万,在阑尾切除标本中发现率仅为0.9%-1.4%。通常,患上阑尾肿瘤后表现为无症状、阑尾炎症状等。大多数患者都是像小李一样,由于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后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时检查全腹部CT时发现的,极小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肿瘤生长过快、过大因为腹胀、腹痛从而发现的。

阑尾肿瘤本身大部分属于低度恶性,但是因阑尾特殊的位置和特点,非常容易出现破溃或穿孔,从而造成腹腔的广泛播散,这才是最凶猛的一面。即使是最低恶度的阑尾低级别粘液腺瘤,播散后会形成腹腔假粘液瘤。两位年轻的抗癌博主——“二师兄”、 “小何日记”,相继因此病离世,让公众逐渐了解这一疾病。

2018年,“二师兄”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医务人员,不幸的是,她被确诊为“低级别阑尾黏液瘤伴腹膜播散”,并在手术4年后再次复发,并且直到发生癌性肠梗阻才出现明显症状,医生只能为她进行姑息治疗。2024年,经过2年多的艰辛抗癌路,“二师兄”终因肿瘤进展不幸去世。

“二师兄”在网络上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形象对抗癌症、分享家人照顾的细节、经常鼓励自己和病友……她的逝世,让大众认识到“阑尾黏液肿瘤”无比凶险。

同样,另一位抗癌博主“小何日记”也是位28岁女性。起初发现肚子变大,她以为长胖没有在意,后续辗转求医问药,被确诊为腹腔粘膜瘤晚期。

阑尾低级别黏液瘤  

低度恶性,但很凶险的肿瘤  

那么,这种隐匿的阑尾肿瘤为何如此凶险?阑尾低级别黏液瘤本身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虽然是低度恶性肿瘤,但一旦出现破溃播散,依然非常危险!

如果肿瘤局限在消化器官(如肠道)内,往往容易治疗。只需进行外科手术,将消化器官内的肿瘤封闭式完整切除,防止肿瘤“逃”到消化器官外进入腹腔中。

然而,低级别阑尾黏液瘤进展非常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通常在发现时已经破溃。破溃后的肿瘤黏液细胞在腹腔内广泛播散生长,形成腹膜假黏液瘤(PMP),这就变成了一种非常棘手的转移性疾病。

图片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腹膜假黏液瘤具体临床表现为大量黏液性腹水、腹膜种植、网膜饼和腹腔广泛器官受累(如卵巢、胃肠道、脾脏、肝脏等)。

腹膜假黏液瘤早期局限于阑尾时,常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出类似阑尾炎的症状,如右下腹痛等。然而后期扩散后,腹腔广泛生长常伴随腹胀、腹痛、腹部膨隆、便秘和消瘦等症状。对医生最有挑战性的是——腹膜假黏液瘤的肿瘤细胞对常规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常规抗肿瘤方法均不敏感!

晚期腹膜假黏液瘤,且已散播

还能治疗吗?

对于在腹腔内形成晚期腹膜假黏液瘤且已播散的患者,是否意味着毫无治疗办法?

随着医学对该疾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腹腔广泛减瘤手术并辅助以腹腔热灌注化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方法针对腹膜腔内广泛播散的腹膜假粘液瘤,进行广泛的病灶彻底切除,达到肉眼的完整切除状态,然后再通过腹膜腔内高温(43℃的含药物灌注液腹腔内循环灌注60-90分钟)灌注治疗,对细小病灶和游离肿瘤细胞进行杀灭,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此类疾病进展相对缓慢,部分患者可进行多次重复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超过8年,甚至部分患者能临床治愈。

阑尾虽然不参与肠内容物的处理,但是每天仍然产生 2-3ml的黏蛋白并参与免疫功能。预防阑尾肿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爱护身体,定期体检,不忽视每一次腹痛。身体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