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6

评论

6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全球对中国股票兴趣大增!瑞银Q&A:回答投资者最关注的十大问题

编者按:

在过去一个月里,瑞银与数十位来自亚太地区和欧洲的投资者就中国股票进行了交流。总体而言,他们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和情绪有了显著改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投资者大多认同瑞银对中国股票的乐观看法。本篇报告为瑞银3月22日发布的《
中国股票策略:全球市场反馈及十大常见问题》。

而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投资者的担忧、反对和怀疑情绪,似乎处于两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认为,投资者情绪的改善反映出:

第一,市场本身的快速反弹;

第二,中国在创新(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以及一系列全面的政策宽松措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在宏观层面,投资者似乎更关注近期动态。
与我们交流的全球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复苏。在市场推广期间,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的近期 / 中期趋势上,比如两会的政策信号、财政刺激的规模、房地产市场的活动、家庭消费复苏的步伐,以及各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而非此前更受关注的长期结构性话题(如人口老龄化、中美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这表明,全球投资者似乎正试图从短期 / 中期宏观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而不是以某些长期挑战为由,来解释他们低配中国股票的原因。

关注人工智能;消费板块潜力受关注;对高股息 / 出海主题兴趣较低。
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包括人形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仍然是全球投资者最青睐的主题。对于消费板块,鉴于一线城市近期房价和交易量趋于稳定的迹象,优质产品和内容供应不断增加,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一些只做多的投资者,正在询问 “逢低买入” 的机会。然而,高股息和 “出海” 主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近期的市场反弹中,高股息率板块大多跑输大盘,这是由于其较强的防御性和较低的贝塔系数。美国对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可能会扰乱外部需求。

十大问题及解答

  • 问题 1:为何年初至今 A 股市场表现逊于港股市场?

  • 问题 2:A 股市场全年回报率能否追上港股市场?

  • 问题 3:A 股市场还有多少估值上调空间?

  • 问题 4:近期 A 股盈利预期的调整趋势如何?

  • 问题 5: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是否显著提升?

  • 问题 6: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积极信号?

  • 问题 7: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 问题 8:如何解读行业政策周期?

  • 问题 9:中国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

  • 问题 10:瑞银对全球股票市场的偏好排序是怎样的?


问题 1:为何年初至今 A 股市场表现逊于港股市场?

截至 3 月 19 日,年初至今沪深 300 指数和万得全 A 指数分别上涨 1.9% 和 6.5%,显著跑输 MSCI 中国指数(23.4%)、恒生指数(23.5%)和恒生科技指数(35.2%)。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A 股指数的权重股大多集中在金融、消费和工业板块,而恒生指数和 MSCI 中国指数在权重分布上更偏向互联网和科技板块。互联网行业更能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变化,而科技产业则受益于商汤科技的大模型和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今年市场反弹的关键催化剂。以沪深 300 指数为例,金融和工业板块的合计权重超过 40%。而对于外国投资者更常用的 MSCI 中国指数,互联网公司的占比则超过 47%。

第二,A 股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新发基金规模较为低迷,而港股市场则受益于南向资金和外资的持续净流入。我们注意到,尽管今年市场表现有所改善,但 2025 年前十周,A 股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新发规模总计仅为 91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8%,但仅为 2021 年同期规模的 11%。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型基金在年初至今的新发基金中占比 75%,远高于 2021 年的 14%。此外,在近期市场反弹后,一些主动型基金面临赎回压力,因为其资产净值已回升至 2024 年 10 月的前期高点。

相比之下,由于南向资金的大量净流入,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改善。年初至今(截至 3 月 18 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 36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 345%。同时,我们注意到,截至 2024 年底,主动管理的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低配 3.7 个百分点。低配比例的收窄,也将为港股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
图 1:MSCI 中国指数的行业分布

图片

图 2: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净流入达 3611 亿元人民币

图片

问题 2:A 股市场全年回报率能否追上港股市场?

从全年来看,我们认为 A 股有潜力追上港股市场的表现。在过去三年里,A 股和港股的年度回报率差异趋于稳定,平均差距不到 3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AH 股溢价指数近期迅速下跌,已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从均值回归的角度来看,未来 A 股的回报率与港股的差距可能会逐渐缩小。

A 股指数的权重股大多为金融、消费和工业股,这些行业更能代表中国宏观经济状况。我们注意到,中国宏观经济近期有进一步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消费和工业领域。在我们的报告《新年新叙事及其影响》中,我们指出,近期优质产品和内容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国内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在 2024 年 8 月发布后的第一个月内,销量就超过了 2000 万份。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 2》在 2025 年春节假期期间称霸票房。此外,春节假期期间,中国人的旅游热情高涨。假期期间,国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6% 和 7%,与 2019 年相比分别增长 26% 和 15%。汽车销售增长同样强劲。2025 年前两个月,乘用车批发销量为 387 万辆,同比增长 13%。小米于 2 月 27 日发布的高端车型 SU7 Ultra 受到广泛关注,上市两小时内销量就突破了 1 万辆。我们认为,优质内容供应的增加,加上不断加大的政策支持,有助于释放中国家庭的消费潜力。

此外,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复苏迹象。在一线城市,新房库存已降至历史平均水平以下,近期土地拍卖市场也相对活跃(详见问题 6)。从历史数据来看,白酒、家电和汽车等消费品的销量,与房地产市场活动呈正相关。因此,我们认为,稳定的房地产市场能够显著减轻其对消费复苏的拖累。

在工业方面,受项目开工增加和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强劲的推动,2025 年前两个月,中国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51%。根据瑞银证券机械行业团队的渠道调研,这一趋势有望持续。2025 年春节假期后,人形机器人主题推动其上下游行业股价大幅上涨。展望未来,如果商业化稳步推进,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有望成为工业领域新的增长动力。
图 3:沪深 300 指数、万得全 A 指数、恒生指数和 MSCI 中国指数的年度回报率(2015-2024 年)

图片


图 4:AH 股溢价近期迅速下降

图片

问题 3:A 股市场还有多少估值上调空间?

尽管在近期反弹后,A 股整体的动态市盈率已超过 19 倍,但仍比 2017 年至 2021 年的平均水平低 7%-8%。在盈利表现强劲的年份(2017 年、2019 年和 2021 年),A 股的市盈率要么远高于平均水平,要么有显著提升。由于下游行业利润率的回升和较低的盈利基数,我们预计沪深 300 指数的盈利增速,将从 2024 年的 1% 提升至 2025 年的 6%。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平均市盈率并非估值上限,2025 年 A 股仍有进一步估值上调的空间。

目前,A 股的股权风险溢价仍比长期平均水平高 0.9 个标准差,这表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认为,较低的无风险利率和长期资金的流入,有助于降低股权风险溢价。近年来,10 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呈下降趋势。自 2024 年以来,监管机构持续推动长期资金进入 A 股市场。2025 年 1 月发布了《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在我们的报告《<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 将为 A 股市场带来多少净流入资金?》中,我们预计 2025 年保险公司、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可能分别带来 1 万亿元、5900 亿元和 1200 亿元的净流入资金。长期资金由于其稳定的管理风格和长期的投资期限,能够为资本市场起到稳定作用。因此,我们相信长期资金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股权风险溢价。

从全球角度来看,沪深 300 指数相对于 MSCI 新兴市场(不含中国)指数有 4% 的折价,远低于历史平均 22% 的溢价水平。
图 5:万得全 A 指数的动态市盈率

图片


图 6:A 股的股权风险溢价

图片


图 7:沪深 300 指数相对于 MSCI 新兴市场(不含中国)指数的溢价 / 折价

图片

问题 4:近期 A 股盈利预期的调整趋势如何?

我们注意到,近期沪深 300 指数的盈利增速预期呈上调趋势,过去一个月,2025 年盈利增速的市场一致预期上调了 1.3 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行业盈利预期的快速上调,尤其推动了 A 股整体盈利预期的调整。

过往经验表明,沪深 300 指数的盈利预期调整趋势,通常在每年 4 月底发生变化。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宏观数据和企业盈利上升的年份,4 月之后盈利增速的市场一致预期,通常会上调或保持相对稳定。在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面临压力的年份,4 月之后盈利增速的市场一致预期,通常会更快地下调。我们认为,如果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期间,盈利预期上升或保持相对稳定,那么全年盈利增长的动力可能会增强,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 2025 年 6% 的盈利增速。如果 2025 年 4 月市场一致预期的盈利下调,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基准预测。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未来一个月左右沪深 300 指数盈利增速市场一致预期的调整情况。
图 8:沪深 300 指数月度盈利预期调整(2014-2025 年)

图片


图 9:沪深 300 指数盈利预期调整趋势(按期末盈利预期调整幅度划分,2014-2025 年)

图片

问题 5: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是否显著提升?

我们认为,自 2024 年以来,监管机构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提升了 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随着宏观环境的演变,我们认为中国在下一阶段需要一个更加以投资者为导向的 A 股市场。2024 年的 “九点指导意见”,将其称为 “资本市场的人民性”。

我们认为,资本增值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截至 2023 年底,国有企业和普通公民持有 A 股总市值的比例超过 63%。在我们的报告《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国有企业估值重估和国有资本转移》中,我们指出,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A 股市场可成为家庭财富的新蓄水池。此外,我们认为,如果没有股票市场更强大的融资支持,“新质生产力” 和自主可控就无法充分发展。

在最近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在宏观调控中适当考虑资产价格,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纳入总体要求。此后不久,3 月 1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消费专项行动计划》,强调需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股票市场。在延续 2024 年重视股票市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央政府的表态,表明其进一步提升了 A 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
图 10:2015 年以来 A 股的分红、股票回购和融资情况

图片


图 11:三分之一的 A 股总市值属于国有或国有法人实体

图片

图 12:国有或国有法人实体和中国散户投资者,占 A 股总市值的 63%(截至 2023 年底)

图片

问题 6: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哪些积极信号?

经过四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期,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企稳迹象。瑞银证券房地产团队注意到,二手房交易显著复苏,一线城市的库存月数回落至 15 年平均水平,2025 年 2 月土地拍卖溢价率上升,二手房挂牌量也趋于稳定。该团队指出,这些迹象与 2014-2015 年周期的转折点相似。

图 13: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自 2024 年 10 月起趋于稳定

图片

图 14:一线城市库存水平降至历史平均水平以下

图片

问题 7: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 月 17 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已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长期坚持,不会也不能改变。领导人还表示,新时代的新征程,为民营经济带来了广阔前景,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企业信心的增强,可能会推动资本支出增长、新增就业和薪资上涨。对于 A 股市场来说,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更强的信心,有助于降低股权风险溢价。
图 15:2018 年和 2025 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参会人员(根据政府公告)

图片

问题 8:如何解读行业政策周期?

在《构建 A 股行业配置思维(上)》中,我们指出,中国的行业政策通常具有周期性。一方面,中国政府必须对某些行业进行监管,以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并维护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特定行业。以互联网行业为例,2014-2015 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在政策推动下迅速发展。但 2017 年之后,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导致该行业出现泡沫。随后,监管干预帮助化解了泡沫,使市场回归理性。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会努力在政策上保持平衡,但重大政策变化可能会导致相关 A 股行业的波动。在今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我们认为各行业政策可能会倾向于宽松。
图 16:中国的行业相关政策周期(略)

问题 9:中国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

下表总结了瑞银证券分析师对所覆盖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展望。
图 17:瑞银证券分析师对所覆盖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展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 10:瑞银对全球股票市场的偏好排序是怎样的?

瑞银全球股票策略团队对欧洲股票最为看好,其次是中国股票,对新兴市场(不含中国)股票则持谨慎态度。短期内,该团队对美国股票持保守态度。

瑞银近期将欧洲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原因:第一,欧洲政治环境近期发生变化后,股票风险偏好有所上升;第二,德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和增加国防开支的承诺,导致市场对欧洲制造业、GDP 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上调;第三,欧洲资金从美国市场回流;第四,能源价格下降。

与对欧洲股票的乐观态度形成对比的是,该团队对新兴市场(不含中国)股票持谨慎态度,在新兴市场中,仅对中国股票保持超配。尽管新兴市场股票相对于发达市场股票的估值具有吸引力,但这主要反映了发达市场较高且不断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此外,新兴市场更容易受到关税影响。该团队估计,新兴市场(不含中国)上市公司 13% 的总收入来自美国,而 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对美国的收入敞口仅为 3%。

该团队认为,在未来 1-3 个月内,美国股票的表现可能逊于欧洲股票和新兴市场股票。他们预计,标准普尔 500 指数在未来 1-3 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回调至 5300 点,因此目前还不是抄底的时候。事实上,自 2024 年 11 月美国大选以来,美国经济研究数据已显示出疲软态势,但在他们看来,低迷的宏观基本面尚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