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长春·百年新民大街|3分钟带你读懂新民大街

图片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长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每一条街都藏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要论哪条街最具传奇色彩,新民大街绝对当之无愧。

  最短,却最有分量

图片

  新民大街全长仅仅1445米,在长春的主干道中,它的长度并不起眼。

  可谁能想到,这条短小的街道,竟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能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风云变幻中的街名更迭

  时光回溯到1933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对长春进行所谓的“首都”规划。在伪满洲国的《新京都市计划》里,两条南北轴线格外醒目。

图片

图片来源于长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一条是如今的人民大街,彼时名为大同大街,作为城市中轴线而存在;

  另一条,则是作为伪满皇宫建筑群中轴线,当时的顺天大街,如今的新民大街,见证着那段岁月的历史。

  1946年,这条街被改为“民权大街”。直到新中国成立,它才有了如今沿用至今的名字——新民大街,而每个名字的更迭,都是时代在它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

  中西合璧的独特美学

  漫步在新民大街,规整的街区让人眼前一亮,道路两旁分布着风格各异的建筑。

图片

  仔细瞧,这些建筑的房檐微微上翘,独具东方韵味。而它们的整体风格,融合了欧洲建筑流派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这种独特的混搭风格,也正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生动写照。

图片

  这里还坐落着民间常说的“八大部”中的大部分机构,如伪满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旧址,以及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曾经作为伪满“新京”的政治经济中心,新民大街见证了太多历史的风云变幻。

  从历史地标到网红打卡地

  在新民大街的尽头,便是如今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新中国成立后,街道两侧又增添了一批大气恢宏的建筑,其中长春地质宫尤为瞩目。

  2023年,随着《人世间》在这里取景拍摄,这里也成为网红打卡地,为这条百年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城市的记忆,藏在这些老建筑里。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用心去保护和传承。

  百年老街的华丽转身

  今年2月28号,一场关于新民大街的保护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沿线13处院落都被纳入其中。

图片

  此次改造,不仅会更新智慧设施,还将全面提升整体风貌。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可感知、可参与的城市文化空间。

图片

  6月30日,新民大街将以全新的姿态重新亮相。届时,再踏上这条百年老街,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彭绅

  摄影 张秋磊 罗浩

  摄像 孙上修

  视频制作 孙上修

设计 宁静、赵一妍

  参考资料: 

  房友良《长春街路图志》 

  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长春》 

  陈锐《一个人的长春地理》  

  宋伟宏 滕飞《长春城市映像》  

  张贤达 孙莹《长春历史话题》

来源:中国吉林网

初审:张楠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9
不肝不氪,武将招降+养成!经典三国,全靠智商策略获胜!
广告三国群英传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