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国王室和军方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三次政变、两次流亡,试图铲除华裔家族钦那瓦,但未能成功。
2.钦那瓦家族通过民意、现代化和家族荣耀寻求正当性,成为泰国政治深层结构的折射。
3.他信家族在泰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商界精英到政治继承人,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4.然而,泰国需要一个能连接基层与上层、民意与资本的过渡体,钦那瓦家族恰好符合这一需求。
5.无论如何,钦那瓦家族在泰国政治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成为泰国摆脱不了的未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24日,泰国议会不信任辩论开启。这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钦那瓦。而站在风暴中心的,并不是政坛老将他信,而是他最年少、最锋利的“继承者”——佩通坦·钦那瓦。
反对派咄咄逼人,指责她背后仍有父亲他信的“幽灵操控”,称她的权力来源“非法”、政策设计“民粹”、改革姿态“虚伪”。但这些指控的背后,真正让泰国旧权力集团坐立难安的,是这个钦那瓦后人正在做的事——从民意中汲取正当性,从现代化中寻找解法,从家族荣耀中开辟新的未来。
而在这场被刻意包装为“合法性清算”的不信任案背后,其实是泰国百年来权力轮回史的一个缩影。
泰国王室和军方用了整整二十年,三次政变,两次流亡,一纸判刑,想将一个华裔家族连根拔起。但最终发现,他们剿灭的不是敌人,而是时代的风向。他信家族,一度被视作体制内的异类,如今却活成了体制的共谋者。他们不是被彻底清除,而是被政治现实主动召回。若非亲眼所见,谁敢相信,这片曾经被军队铁靴碾压的政治废墟,如今又开出了“钦那瓦之花”。
百年逆旅,从客家染坊到权力中枢
故事要从一个战乱年代说起。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之际,大清江山风雨飘摇,广东腹地生灵涂炭。在太平天国与湘军的夹缝中,无数百姓被迫踏上逃亡之路。那一年,丘春盛——一个客家商人,带着一本手抄《论语》和一箱丝绸样品南下清迈,开启了一个家族在泰国的百年征途。
他靠祖传的靛蓝染色技艺起家,在清迈扎根,拓展纺织生意,供寺庙和贵族使用。染坊逐渐扩展成小工厂,再到商业网络,成就了早期“丘家”的第一桶金。资本是逐利的,更是野蛮生长的,它会低头服从现实,但从不甘于被驯服。当1938年泰国政府要求华人改姓时,这个家族毅然改姓“钦那瓦”,不为认同,只为生存。
这一步,既是臣服,也是伪装。他们不是放弃中国人身份,而是戴上“本地化”的假面,继续扎根生长。族长丘阿昌选择联姻清迈贵族,为后代铺设政治资源。而当家族第二代挺进曼谷、进军地产、运输与金融时,这种“既攀附主干、又自成体系”的理念已深入骨髓。
他信登场:警服不是终点,是掩护
到了他信这一代,这种混血式的家族哲学达到了极致。他信的父亲将他送入美国深造刑事司法,回国后他信迅速在泰国皇家警察部队升迁。表面上是儒雅的警界菁英,背地里却已在谋划更大的局。
1986年,时任总理炳·廷素拉暖通过电信私有化法案。他信像一只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精准咬住这个机会,转身创立Shin Corp,从此脱去警服、入主商界。三年后,他用警务系统改造项目结交权贵,在众人犹豫之时抢占频谱资源,率先布局电信市场。
1993年,泰国第一颗商业卫星“Thaicom-1”升空,象征着钦那瓦家族完成了从商业地头蛇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垄断者的跃迁。他信在发射控制室安放佛像——这不是迷信,是精算的政治算术:军方信佛,老百姓也信。传统,是他登上现代科技舞台的通行证。
平民总理?不,他是披着民粹外衣的制度架构师
2001年,他信顺势创立“泰爱泰党”,以“新思维,新行动”席卷选票,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能连任的民选总理。他并不掩饰自己商业出身,用“30泰铢治百病”“一村一产品”收买人心,却又不忘在签署法案时佩戴拉玛九世赐予的勋章——这不是忠诚,是对制度的巧妙利用。
很多人说他搞民粹,实则他比谁都懂制度。他用福利黏合底层,用财政牵制中产,用改革削弱军方。他清楚,权力不是靠讨好群众得来的,而是靠调动群众,逼迫体制让位。
但他做得太快,太狠,也太聪明。这种“逼宫式改革”在腐朽却敏感的王室和军方眼中,无异于掀桌。2006年,军方以“清君侧”之名发动政变,他信远在纽约华尔道夫指挥股票抛售,套现23亿美元,为自己的流亡之路铸就铜墙铁壁。
他信未死,代理人横行
政变推翻了政府,却没能摧毁网络。他信通过“代理人政治”继续操控局势。从2006到2011年,泰国政坛表面上是军政府与文官交替,其实是他信家族的“红衫军”与反对派“黄衫军”在暗中角力。
2011年,他信放出一张王牌——英拉·钦那瓦,妹妹登场,温婉姿态掩盖凌厉野心。“他信思维,为泰行动”并非口号,是家族战略。英拉当选总理,一边推出大米典押计划讨好农民,一边接受家族背后输血,重启旧政。
军方不是没看懂,只是等时机。2014年,又一次政变将英拉推翻。她流亡海外,躲过牢狱之灾,宛如再现哥哥旧事。但他信家族的顽强已经超越了常理——他们不是靠政策活着,是靠结构生长,是泰国基层民意与资本资源的寄生体。
佩通坦登场:他信不再是过去式,而是传承体
2023年,戏剧性一幕上演——他信回国,象征性服刑一天即获假释。这是和解?不,是权力重新洗牌后的利益置换。军方和王室逐渐明白,与其继续围剿,不如与之共治。他信不再是“威胁”,而是“资源”。
而就在这股新妥协气息中,他信女儿佩通坦·钦那瓦完成了终极转身——从商界精英到政治继承人,从伦敦政经学院高材生,到数字钱包直播达人,她在年轻选民中如鱼得水,在抖音直播间推销政策,一句“你们的未来我来设计”俨然是新时代王者宣言。
2024年,她代表为泰党参选,毫无悬念地拿下胜利。身后不是孤身一人,而是一整个经过二十年炼狱锤炼的庞大组织网络。她不是“第二个英拉”,而是新时代的他信,是钦那瓦的重生。
你可以推翻他信,但你推不倒结构
他信家族的兴衰,不只是一个家族命运的戏剧性起伏,更是泰国政治深层结构的折射。军方、王室、传统精英始终试图垄断国家叙事,却一次又一次败给这个“草根民粹+精英资本”的混血怪胎。
你可以推翻一个总理,判刑一个妹妹,流放一个父亲,但你推不倒制度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他信主义”。你不能逼泰北的农民忘掉30泰铢的好处,也无法阻止年轻人对抖音里那张亲切笑脸产生投票冲动。
泰国这个仍半封建半现代的国家,需要一个能连接基层与上层、民意与资本的过渡体。不幸的是,这个角色,他信家族演得实在太好。
夜色下,清迈祖宅的榕树依旧挺拔,树根深植,枝桠缠绕。旁边新建的5G信号塔闪着微光。传统与现代的剪影里,是王室试图遗忘的过去,也是泰国摆脱不了的未来。钦那瓦家族,依旧在书写他们的篇章。而这一次,他们不再低调,也不再隐忍。
他们来了,他们还会再来。杀不死他们的,终将让他们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