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3

评论

135

34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周德睿落马:“网红”组织部长的陨落之路与治本之策

肖文彬:诈骗犯罪、经济犯罪大要案律师、广强所管理合伙人、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承办过不少中央电视台报道、公安部、最高检、最高院督办或指定管辖的案件,其中不少案件取得无罪、轻罪、改判等效果)

图片

导语:2025年两会之后“落马首虎”

2025年两会之后,天津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德睿的"落马"通报,让这位曾被视为"组工系统标杆"的副部级干部,瞬间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鲜活教材。从湘江之畔的农家子弟到执掌直辖市人事大权的封疆大吏,周德睿38年的仕途轨迹,既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干部选拔体系的演进逻辑,更暴露出组织系统权力监督的深层危机。本文通过梳理其人生五部曲,揭示"管官之官"腐化堕落的典型症候,探寻根治组织人事腐败的制度良方。

一、‌寒门贵子:从"笔杆子"到市委书记的逆袭密码‌

1966年出生的周德睿,身上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湖南祁东农村走出的他,1987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思政专业毕业后,在湖南省国土局开启仕途。这个没有背景的农家子弟,凭借"三件法宝"实现阶层跨越:

1. 文字功夫立身

在湖南省经委担任秘书的6年间,其起草的38篇调研报告被省级以上刊物采用,1997年撰写的《国有企业改制困局》更获时任省委书记批示。这种"以文辅政"的能力,使其在1999年破格提拔为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

2. 基层历练突围

2006年调任永州市委组织部长,是其仕途转折点。主政期间推动的"大学生村官培养工程",3年输送187名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该模式被中组部作为典型推广。2011年升任常德市长时,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省辖市政府主官。

3. 政绩工程造势

2017年任常德市委书记期间,耗资89亿元建设的"江北新城",虽然引发"透支财政"争议,但"三年再造新常德"的口号使其跻身省委委员。正是这种"既能守正又善创新"的形象,令其在2020年跨省提拔为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二、周德睿在常德的“网红事迹”梳理‌

(一)就职演说“十多十少”刷屏

2017年3月履新常德市委书记时,周德睿提出“十少十多”施政纲领,包括“少烧三把火,多上三把锁”“少提空口号,多干实在事”等,用对仗工整的排比句式将治理理念浓缩成“网络爆款”‌。该演讲被《湖南日报》整版转载,微信阅读量突破100万次。

(二)“五不官场论”人设塑造

在多个场合强调“不把官场当市场、秀场、斗场、情场、赌场”,用通俗比喻解构权力本质。其中“不做红楼梦(不分红、不买楼、不做梦)”等表述,被制作成短视频在本地政务号传播。

(三)“反差萌”形象包装

在政务活动中刻意使用“最牛B的成功来自最傻B的坚持”“不拼不搏,人生白活”等草根化表达,与市委书记身份形成戏剧化反差。当地电视台曾制作《周书记语录》专题节目。

三、‌制度破窗:组织系统腐败的三大病灶‌

周德睿案绝非个人失德这么简单,其背后是三重制度性漏洞:

1. 用人权过度集中的结构性缺陷

当前干部选拔流程中,组织部门的"方案制定权""资格审查权""考察主导权"高度集中。某省委巡视组发现,个别组织部长办公室常年存放着数百份空白干部任免审批表,可随时启动"火箭提拔"。

2. 监督机制的物理性隔离

省级组织部长作为党委常委,同级纪委书记的监督形同虚设。某省曾出现组织部长办公室安装电磁屏蔽装置,使纪检监察大数据系统无法采集其通讯数据。

3. 个人事项报告的虚化空转

虽然领导干部需申报家属从业情况,但某市核查发现,28%的填报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官员子女在境外注册的空壳公司,正是通过"代持"方式规避监管。

四、‌治本之策:构建组织系统"不能腐"的三大铁闸‌

根治组织人事腐败,需在制度层面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1. 用人权分解改革

借鉴某地"动议权、审核权、决定权三分离"模式:

·动议权归党委常委会(不记名票推候选名单)

·审核权归组织部(仅负责资格审查)

·决定权归全委会(差额票决)

2. 建立政治安全审查机制

对组工干部实行"三必查":

·手机通讯记录必查(重点筛查境外加密软件)

·家属银行流水必查(设置500万元异动预警线)

·社交平台小号必查(包括短视频平台私密账号)

3. 推行干部选拔区块链存证

将民主推荐、考察谈话、任前公示等环节全程上链:

·谈话录音自动生成不可删改的哈希值

·投票数据实时同步至省级监管平台

·公示举报48小时内必须录入系统

五、‌人生镜鉴:给组工干部的三条保命忠告‌

周德睿的惨痛教训,给所有组工干部敲响警钟:

1. 警惕"伯乐心态"

组织部长不是"官帽批发商",某落马干部在忏悔书中写道:"当觉得自己能决定别人命运时,离深渊就不远了。"

2. 守住"第一次交易"

湖南省某县委组织部长回忆,其堕落始于接受两条高档香烟帮人调动工作,"缺口一旦打开,洪水就止不住了"。

3. 算清"政治寿命账"

比较组工干部清廉与腐败的成本收益:若腐败入狱,自由与养老金两失,这笔账,值得每个组工干部深夜自省。

结语:刮骨疗毒的勇气

周德睿案的启示,正如二十大报告所言:"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当我们将组织人事权的每个环节都关进制度的铁笼,当阳光照进干部选拔的每个角落,才能真正打破"前腐后继"的魔咒。这既是对周德睿们的人生救赎,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负责。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