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47

评论

55

3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曾接收2/3的世界废品,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4年后,变化多大?

AI划重点 · 全文约1820字,阅读需6分钟

1.中国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旨在保护国内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

2.过去中国长期接收全球三分之二的废弃物,但禁令实施后,西方国家面临垃圾堆积和处理系统崩溃的困境。

3.由于中国禁令,西方国家试图将垃圾转移至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但遭到拒绝。

4.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塞尔公约》落实,倡导废物就近处理,建成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5.中国拒绝充当“世界垃圾桶”,展现了对环保责任和大国担当的坚定决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新华网2020年11月27日一文中提到,自2021年1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政策。

图片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垃圾处理格局的变革。

长期依赖中国消化其垃圾的西方国家,在禁令落地后陷入混乱,垃圾堆积、处理系统崩溃、环保危机频发,曾经“轻松甩锅”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中国“洋垃圾”进口的历史与转身

中国网于2018年4月2日发布的文章指出,西班牙《国家报》报道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弃塑料、纸类及纺织品等废料进口国。

彼时,国内工业蓬勃发展,对原材料有着强烈需求,而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这些进口废料,恰好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了原料支撑。

图片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以及环保意识逐步觉醒,“洋垃圾”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

诸多进口垃圾中混杂着生活垃圾、医疗废物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曾报道,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禁令,禁止“洋垃圾”入境。

经过一系列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基本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

图片

2021年,这一禁令全面生效,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世界垃圾桶”的角色。

这一转变,既彰显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也表明中国有决心、有能力守护好自身的生态环境,为民众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

西方国家的崩溃:从依赖到失控

中国禁令颁布,那些长期仰仗“垃圾出口经济”的西方国家一时慌了手脚。

环球网在2019年7月8日的文章里指出,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产生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高达约2.39亿吨,人均产生量约773千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位居全球首位。

美国仅占全球4%的人口,却产出全球12%的城市固废,人均产生垃圾量超出全球均值3倍之多,如今失去中国这一垃圾出口地,其垃圾处理压力可想而知。

图片

海外网消息,过去,美国将大量垃圾运往中国,仅2016年就有三分之二的废纸出口到中国。

禁令实施后,美国垃圾回收行业瞬间瘫痪。

欧洲国家同样陷入困境。

例如环球网消息,英国曾每年向中国出口50万吨塑料废料,禁令生效后,其回收协会承认“短期内不知如何应对”,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焚烧和填埋压力激增。

图片

面对中国实施的禁令,那些习惯将垃圾大量出口的西方国家,试图把垃圾转移至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观察者网曾报道,美国出口到泰国的塑料垃圾量呈爆发式增长,相比以往激增20倍,总量超9.15万吨。

但很快,东南亚国家纷纷以中国为范例,快速收紧垃圾进口政策。

这一连串连锁反应,让西方国家清醒地认识到,垃圾处理不能再一味“甩锅”给其他国家。

欧盟迅速行动,加速推进国内垃圾回收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教育,同时投资研发新技术;日本则大力鼓励企业投入资源,研发更高效的垃圾处理设备,各国都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寻找新的路径。

中国立场:环保责任与大国担当

中国拒绝“洋垃圾”,不仅是对国内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

禁令实施后,中国积极推动《巴塞尔公约》的落实,倡导“固体废物在产生国就近处理”的原则,促使全球垃圾处理体系向更公平、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同时,中国加大国内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力度,建成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出“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面对西方国家的指责和施压,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是中国依法行使主权,任何国家都应承担起自身的垃圾处理责任。

图片

中国毅然拒绝充当“世界垃圾桶”,这一决策有力地打破了西方国家长久以来的“垃圾殖民”陈旧观念,更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了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

在西方国家还因垃圾危机而陷入慌乱、无计可施之时,中国早已踏上了绿色发展的全新征程,积极探索并实践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此次中国的行动深刻表明,在环境保护这场全球性的战役中,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任何国家都绝不能妄图通过损害他国环境来谋取自身利益。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各国唯有携手共进,积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健康且宜居的美好家园,让地球的生态环境在人类的守护下得以长久延续与繁荣。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21年起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2020-11-27

中国网:“洋垃圾”禁令掀起全球环保热,2018-04-0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2022-10-22

环球网:美国的垃圾难题(环球走笔),2019-07-08

海外网:中国拒收“洋垃圾”一年多更多国家明白过来了,11-06

环球网:英媒:英国出口至中国的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少,2018-01-11

观察者网:英媒:中国禁废令发威,美国转头“剥削”东南亚,2018-10-06

新华网:外交部:禁止“洋垃圾”入境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权利,2018-03-26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