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3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长春早市成为打卡地!

凌晨5点的热闹

被外地游客列入“旅游攻略”

长春早市的烟火气为何如此迷人?


凌晨5点的长春市辽阳街早市,天刚大亮,早市已经沸腾。木板搭成的摊位上,新鲜的鱼虾、刚摘的蔬菜映着暖黄的朝阳,空气中弥漫着蒸笼的热气与食物的香气。


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穿梭其中,享受着这场清晨的热闹派对。这些年轻人不是迷路的游客,而是特意赶来的“打卡族”。从小红书刷到早市攻略后,他们决定奔赴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感受真实的市井生活。


图片

早市摊位绵延数百米


从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场所,到如今的文化旅游新地标,随着长春文旅持续火热,逛早市正以迷人的姿态,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早市摊贩>>

城市的烟火气

也是我们的日常生计


“嘎嘎好吃嗷,不甜不要钱,甜过你的初恋!”“来,尝一个!”3月24日,早春的清晨还带着些许寒意,卖草莓的齐大哥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卖力招揽顾客品尝,趁着一名男孩犹豫时,他把一颗草莓递到嘴边。货真价实和热情劲儿打动了顾客,男孩愉快地买了5斤离开。


图片

辽阳街早市


和齐大哥一样,卖肉蛋堡的李阿姨也在招牌上用了心思:“网红打卡蛋堡,早市一绝,高中低配任你选!”一会儿工夫,摊位旁已排起了长队。“阿姨,我要豪华至尊版一个!”来自湖南在长春上大学的尹同学,付了7元钱后拿过蛋堡,深深咬上一口哈出热气,开心地笑起来,“平价消费,至尊享受呀!”


作为长春市规模较大的早市之一,辽阳街早市曾是附近居民的生活圈,自从长春冰雪旅游“火爆”后,这里升级为不少游客和年轻人体验烟火气的市井之地。商贩的销售模式也随之变化,推出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口味。


图片

烧饼摊位


“大家喜欢的城市烟火气,也是我们的日常生计!”齐大哥笑着说,“年轻人带着镜头和好奇心来到这里,记录每一个摊位、每一道地方美食,这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商机。”


居民感受>>

在长春早市

有种难以抗拒的松弛感


“不仅年轻人和游客被早市吸引,我不年轻也不老,又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但我也喜欢逛早市!”“80后”的赵先生家住皓月大路附近,每天到春郊路逛早市,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说,很多人不仅是因为早市有新鲜的食材或独特的小吃,而是这里有种难以抗拒的松弛感,在没有过多喧哗的市场里,能感受到满满的生命力和烟火气。


图片

色泽鲜亮的水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长春人徐女士也有类似感受,她认为,从记录生活到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早市已不再是城市的寻常一景,而是成为一种情感符号。摊主的热情吆喝、熟客之间的寒暄、讨价还价的乐趣——这些生活细节让人感到陌生又熟悉,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南方游客>>

一声亲切的“大姨”

让她想到了老家


早市,这个曾经只属于本地居民的“菜篮子”,正在文旅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悄然发生着蜕变。


来自广东的曲女士去年冬天曾来长春体验冰雪旅游,早市让她记忆深刻,这个春天借着“寻找冰凌花”之旅,她故地重游。


图片

早市上有不少年轻的身影

本版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摄


“每次买东西,摊主都会热情地和你聊天,问你来自哪、喜欢吃什么、玩几天……早市对于我,代表着真实、接地气、有人情味的互动。”曲女士说,自己买的零食袋子意外破了,素不相识的女摊主说,“别担心,大姨送你一个结实的。”这一温暖相助被她发到微信朋友圈,不仅收获了大家点赞,也改变了她对旅游消费的理解。她说,早市的内容往往比精致的网红咖啡馆更能打动人,因为它看起来更真实、更生活化。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编辑:刘彦冰  主编:王首道  审阅:于悦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