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3

评论

247

69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初中真的不是越拼越好,用力过猛的孩子,高中基本走不远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62字,阅读需4分钟

1.过度努力的孩子在高中往往失去后劲,导致厌学情绪和成绩下滑。

2.心理学上的"动机耗竭"概念提醒家长,孩子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3.除此之外,让孩子参与家务、运动和兴趣爱好,有助于培养责任感、独立性和综合素质。

4.聪明的父母会帮助孩子保持学习状态的弹性,避免过度紧张。

5.重视学习方法而非刷题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孩子上初中后,千万别用学习时长感动自己。那些在初中拼时长,用力过猛的孩子,到了高中都会失去后劲。

邻居瑶瑶一上初一就被妈妈洗脑“中考很重要”,所以从初一开始,瑶瑶就用尽全力去学习,尤其到了初三,从来没有在1点之前睡过觉,周末假期从来不出去玩,早上6点半就起床,一学就是一整天。终于孩子考入了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

然而刚到高一下学期,孩子就出现了厌学情绪。瑶瑶和妈妈哭诉高中的学习比初中还累,自己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搞得现在特别焦虑,每天都失眠,实在是不想学了。

图片

用力过猛的孩子走不远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动机耗竭",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长期过度拉伸,很快就会失去弹性,甚至断掉。

现在的孩子小学学完初中,初中学完高中。本该玩的年纪一天到晚都坐在屋子里学习补课,拼命刷题。学习热情被过早的透支了。

同时,这些孩子的学习都是盲目的,被动的,他们对世界没有观察,对万物没有思考,他们缺乏主动性,在思维模式,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上有所欠缺,等到了高中,学习难度提升的时候,孩子就漏洞百出,跟不上了。

图片

不要让孩子掉入"用力过猛"的陷阱

  • 让孩子做"非学习的事项"

一个人是多方面组成的,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而那些看似与升学无关的事情,反而对人格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佛研究表明,常做家务的孩子责任感和独立性显著更强。会做家务的孩子统筹能力强,守规则,有秩序感,更独立。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统计的全国63名状元中,有34位喜欢体育运动;2017年调查的42名状元中,24人爱好运动。运动可以让大脑更聪明,同时对孩子的抗挫能力和协作精神也有帮助。

苏州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成绩会更好,成绩最多相差至60分。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目标感更强,专注力更好,孩子更有成就感。

别让孩子的生命中只有学习,只有让他体验到生活的丰富,生命的多彩,他才会释放自己的能力,创造无限可能。

图片

  • 留出"空白时间"

紧绷的弦很快就会断,聪明的父母都会帮助孩子紧一紧,松一松,保持学习状态的弹性。

教育家卢梭所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而要浪费时间。"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有安全感的独处环境,给孩子创造独处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留白,让孩子拥有自我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给孩子留白,就是给未来留可能。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电子产品占满孩子的"空白时间"。一旦孩子沉迷在电子产品中,后面同样会出大问题。

图片

  • 重视方法而非刷题量

到了初中,学习方法比学习时长更重要!

学霸的“终极必杀技”,就是善于利用高效的学习方法,降低时间成本,却能获取最大的学习收益,成绩提高非常快。

与其让孩子没有方向的“假装努力”,不如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孩子的成绩才会蹭蹭涨上去!

图片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那些在起点就全力冲刺的人,往往很难坚持到终点。多给孩子保留点野性,他才能拥有持久的耐力和惊人的爆发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