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钦居民对他们充盈着香料的历史倍感自豪。摄影:FRANCESCO LASTRUCCI
撰文·摄影:Francesco Lastrucci
科钦位于印度南部海岸,几个世纪以来,这一地理位置令它成为商人眼中很有吸引力的港口,罗马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欧洲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历史上的科钦堡附近就有一个例子:在一棵古代印度榕树附近,坐落着印度最古老的教堂——由葡萄牙修道士于1503年修建的圣方济各教堂(St Francis)。这座港口城市同时也是通往“回水区”的门户之一。回水区(backwaters)是分布在喀拉拉邦沿海的湖泊、河流和水道网络。
在科钦附近文巴纳德湖中的卡雅尔岛(Kayal Island)上,居民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农业和渔业,例如提取椰子树的树液制作托迪酒——一种发酵酒精饮料。
科钦历代殖民者留下的遗产在科钦堡附近最为显著,此处是葡萄牙(1503-1663)、荷兰(1663-1773)和英国(1841-1947)的影响的奇妙融合,每一种都参与塑造了这座城市的建筑、文化和它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不过,科钦最有辨识度的标志之一拥有更悠远的历史。如今,在科钦堡的海岸线上,仍保留着六张左右的中式渔网,它们是过去构成地区特色的许多渔网之一。渔民根据潮汐手动操作着10米高的渔网。据说,这种打渔方式是14世纪前后由忽必烈皇帝的宫廷商人传入喀拉拉邦的。
海滨至今仍是科钦引以为豪的一个部分,也是这座城市身份认同的一处关键要素。本地人来到科钦堡海滨大道,欣赏阿拉伯海上日出日落的绚丽色彩。
小吃摊支了起来,从腌渍水果、冰淇淋、天然果汁到小配件、玩具和当天的渔获……这里应有尽有。
金盏花的花环挂在船侧,让回水区也满载缤纷色彩。金盏花象征光明与吉祥,是太阳的代表,印度各地经常在庆典上使用这种花卉,或将它们作为供品。
喀拉拉邦的回水区与阿拉伯海平行展开,向科钦南北延伸。它们孕育了许多种植园,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香料作物,例如丁香、肉豆蔻、小豆蔻、肉桂和姜黄。香蕉、叶子、芒果等水果也生长得十分茂盛。自然的节律和季节的变化主宰着种植园的生活。
文巴纳德湖上僻静的卡卡苏鲁图(Kakkathuruthu,乌鸦岛)位于科钦以南,距离这个港口城市只有16公里。它完美集齐了这片区域的慢生活特色:黎明柔和的光线、平静的湖水以及轻柔的鸟鸣为日常生活营造了一幅平静祥和的背景。
本文刊载于《国家地理旅行者(英国版)》2025年3月刊。
(译者: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