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民粹主义什叶派神职人员穆克塔达·萨德尔近日因声称《古兰经》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遭篡改而引发巨大争议。
在其官方YouTube频道斋月期间发布的《古兰经注释讲座》系列中,萨德尔表示:"《古兰经》约在500年前被篡改,至今仍存在歪曲。但在未来,它将得到修正,完整、准确、未经篡改的真正《古兰经》将会显现,既无遗漏也无增补。因此《古兰经》的保全终将实现,而非当下即已保全。"
这一解读在社交媒体掀起不满与争议浪潮。某段视频显示,一名男子指控萨德尔的支持者焚烧《古兰经》并将其丢弃在底格里斯河畔,画面中可见成堆损毁的经书。亲萨德尔的评论者否认焚烧行为系其追随者所为,称这些经书来自巴格达一家遭火灾损毁的书店。
萨德尔出生于宗教圣城纳杰夫,2003年美国主导的入侵行动后,这位年轻教士凭借其作为反萨达姆政权殉难大阿亚图拉之子的影响力,通过组建反叛武装崭露头角。他以抵制外国干涉的伊拉克民族主义立场,在诸多不同程度依附外国势力的战后领导人中独树一帜。其领导的迈赫迪军曾多年与美军交战,后又在2006-2009年内战期间被指控屠杀逊尼派民众。
萨德尔至今未自封阿亚图拉头衔,仅使用"胡贾图伊斯兰瓦穆斯林因"(伊斯兰与穆斯林的权威)这一仅次于阿亚图拉的教职称号。2021年10月,伊拉克为响应2019年起源于中南部省份的全国性改革抗议运动核心诉求举行提前选举,萨德尔成为最大赢家。但政治精英(主要是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内部)的激烈倾轧,使组阁进程拖延至2022年10月。
尽管萨德尔派以73个议会席位(总数329席)成为议会最大势力,其组阁努力仍告失败。他试图仅与逊尼派和库尔德政党组建多数政府的计划,激怒了由伊朗支持的民兵政党联盟"协调框架"——该联盟在选举中遭遇重创。2022年6月,萨德尔命令其议员集体辞职并退出政治进程,直至他所谓的"腐败分子"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