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
本应聚焦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的会议,却因日韩外长的“小动作”增加了些许地缘政治色彩。
日韩试图在俄朝合作与朝鲜半岛问题上拉中国站队,但中国明确拒绝,王毅主任的一句回应让外界看清这一场外交博弈的真实意图。
日韩转移焦点:试图绑架中国立场
会谈中,韩国外长赵兑烈和日本外相岩屋毅刻意在俄朝合作和半岛问题上做文章。
赵兑烈在记者会上提到,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是中日韩的共同责任,随后表示俄朝军事合作应立即停止,并强调朝鲜不应因其“非法行动”获益。
韩外长赵兑烈:韩半岛和平是韩中日共同利益
而日本外相则对朝鲜核导研发及俄朝合作表示担忧,呼吁三国共同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日韩的这一番表态,表面上是基于地区安全的考量,实则另有深意。
两国试图塑造一种“中日韩在俄朝合作问题上立场统一”的假象,意图通过中方的影响力对俄朝合作施压。
然而,这种试图绑架中国立场的做法,显然并未奏效。
王毅回应:回归主旨,拒绝站队
面对日韩外长试图转移会议核心议题的行为,王毅主任以冷静务实的态度化解了这一“外交套路”,没有正面回应俄朝合作问题,而是强调中日韩合作应聚焦经济领域。
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他表示:“三方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三国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有必要和有责任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详讯:第11次韩中日外长会在东京举行
王毅的这句话释放了清晰信号: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俄朝合作本质上是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与中日韩的合作逻辑并无直接关联。
日韩为何执着于俄朝问题?
近年来,俄朝关系不断升温,尤其是在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受到西方制裁后,朝鲜成为其少数坚定支持者之一。
随着俄朝互动加深,日韩感受到区域安全可能受到威胁。
俄朝的军事合作成为日韩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访朝后,日韩担忧朝鲜可能获得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核导能力。
在日韩看来,这不仅会加剧半岛局势紧张,还可能影响美日韩在东北亚的战略格局。
此外,日韩执着于安全议题,也与其国内和外交的双重压力有关。
特朗普时期的极限施压政策,给日韩经济带来较大负担;美日韩同盟虽紧密,但日韩需要寻求更多的外交杠杆。
中日韩合作的正确方向
日韩在俄朝问题上的表现,实际上偏离了中日韩合作的核心目标。
自1999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晤机制启动以来,三国合作的重点始终在经济领域。
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韩在贸易、供应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三国肩负着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责任。
王毅主任的回应,实际上是在提醒日韩合作的初心:中日韩三方应以互利共赢为目标,避免将多边合作平台变成地缘政治博弈的场所。
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同时也强调“和平与稳定”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日韩执着于炒作俄朝合作或半岛问题,不仅难以获得实际效果,还可能破坏三方的合作氛围。
俄朝合作的真实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韩对俄朝关系表现出强烈担忧,俄朝合作的实际规模与影响或许被日韩过度解读。
俄朝互动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外交合作,双方的军事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虽具一定规模,但尚不足以对东北亚的整体格局构成重大改变。
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受到制裁,寻求与朝鲜的合作更多是出于现实需求,而朝鲜则通过支持俄罗斯展示其对抗美国的立场。
两国合作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日韩构成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安全形势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结语
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是促进区域发展与深化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然而,日韩在会议上试图转移焦点,利用俄朝合作问题对中国施压,这种行为不仅偏离了合作主旨,也显现出日韩在安全问题上的焦虑与短视。
中国的冷静回应,表明其不会被日韩的小动作所影响,更不会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轻易站队。
未来的中日韩合作,应继续回归经济优先的轨道,以互信与共赢为核心,共同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只有摒弃不必要的政治干扰,三国才能真正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信息:
外交部 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东京举行
KBS 韩外长赵兑烈:韩半岛和平是韩中日共同利益
韩联社 详讯:第11次韩中日外长会在东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