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频频现身,先后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塞尔维亚副总理武林会面,其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密密友和盟友的身份再被关注。
而被认为是普京另一“亲信”的普里戈任如今已机毁人亡,对比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令人感慨与思考关于俄罗斯权力运作逻辑。
普里戈任:挑战权力核心的“刺头”
普里戈任也曾被视为普京亲信之一。
作为瓦格纳集团的创始人,他领导的私人军事组织在叙利亚、非洲以及俄乌冲突中多次立功,被外界视为俄罗斯“影子力量”的代表。
然而,2023年6月,普里戈任率领武装力量从乌克兰战场调头直奔莫斯科,试图挑战俄罗斯权力核心。
这次叛乱虽然因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调停戛然而止,但给普京政权带来的震荡不可忽视。
普里戈任的坠机身亡,虽官方解释为“外部因素”导致事故,但国际社会舆论议论纷纷:这是普京以铁腕手段清除威胁的行动。
普里戈任的结局背后有几层深刻的逻辑。
首先,他掌控私人武装,对普京政权的稳定性构成直接威胁。
其次,普里戈任的权力来源仅依赖瓦格纳集团,缺乏扎实的政治根基,无法融入俄罗斯传统权力结构。
对于普京而言,清除这种“刺头”既能震慑潜在挑战者,又能彻底解除威胁。
绍伊古:权力体系内的“柱子”
相比普里戈任,绍伊古的地位和角色完全不同。
曾作为俄罗斯国防部长,他深耕政坛超过三十年,早在1990年代便进入政府核心层。
绍伊古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推动了俄军的现代化改革,装备更新率也显著提高,这些政绩让他在俄罗斯军队中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尽管普里戈任在叛乱期间曾公开指责绍伊古无能,但普京并未对绍伊古动手。
相反,2024年5月绍伊古被任命为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负责国家安全战略,地位愈发稳固。
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普京对绍伊古的信任。
绍伊古的根基深厚,不仅掌控百万正规军,还在政坛内外有坚实的支持者。
他是俄罗斯权力体系的“柱子”,一旦动摇,可能引发军队内部的不安,甚至打破权力结构的平衡。
普京的权力平衡逻辑
普京长期执政,擅长维系俄罗斯复杂的派系平衡。
在这种体系中,他必须让不同势力相互牵制,但不能让任何一方彻底失控。
普里戈任的私人武装性质,使其天然与俄罗斯传统权力体系格格不入;绍伊古则不同,他是体制内的重要人物,其忠诚与长久合作令普京更为信任。
此外,普京的政治策略强调稳中求胜。
普里戈任的叛乱本质上是对权力核心的直接挑战,其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不可容忍的威胁,必须果断清除。
而绍伊古尽管有争议,但从未挑战普京的权威,且依然是维系政权稳定的重要人物。
对这样的人,普京选择保留并继续加以利用。
国际视角与结语
普里戈任的坠机事件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西方媒体普遍猜测,这是普京的“清算行动”,旨在对内展现铁腕,对外传递强硬信号。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绍伊古的稳固地位及外交活动,他在中俄关系中的角色凸显了其国际重要性。
普京处理普里戈任与绍伊古的方式,体现了典型的俄罗斯政治运作逻辑。
这种权力平衡策略展示了普京的政治手腕,也揭示了俄罗斯政坛的复杂性。
普里戈任的结局与绍伊古的稳固地位,既是俄罗斯政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外界的一种警示:在俄罗斯,权力不只是靠力量,更靠忠诚和根基。
普京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一深刻逻辑做出的权衡。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金正恩会见绍伊古,讨论维护朝俄两国安全利益等议题
观察者网:塞尔维亚副总理当面向绍伊古“承认错误”
澎湃新闻:“武装叛乱”指控背后:瓦格纳与俄罗斯军方的裂痕由何而来?
新华网:普京下令平息叛乱 瓦格纳指挥官受刑事调查
澎湃新闻:卢卡申科调停后“武装叛乱”突然结束,普里戈任笑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