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日本多家媒体引用美国方面的消息称,美国国防部可能会取消强化驻日美军态势的计划,但也指出:撤销计划可能会带来日美关系中的“政治风险”,并可能导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指挥控制力量削弱。
这一临时变动不仅打击了日本的扩军图谋,还让美日同盟关系的稳定性再度受到质疑。
驻日美军升级计划为何重要?
驻日美军司令部对亚太地区的美军军事协调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该司令部主要负责基地管理等行政事务,而实际作战指挥权由远在夏威夷的美军印太司令部掌握。
这种距离上的限制和时差问题,曾被认为是影响军事行动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7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布,将驻日美军司令部升级为“联合部队司令部”,赋予其更强大的全军种指挥能力。
根据计划,该新机构将与日本自卫队无缝衔接,统一指挥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的任务,并由日本防卫省和首相直接领导。
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提升防卫能力的重要一步,也是其近年来推动扩军和防卫正常化的关键措施。
然而,尽管日本对此计划高度期待,美国却在近期传出可能取消这一升级计划的消息。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五角大楼正在酝酿进行一项调整,涉及削减驻日美军升级的预算开支,预计将节省11亿美元。
这一消息让日本措手不及,计划中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可能就此夭折。
美国为何突然“变卦”?
美国突然酝酿“放弃计划”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压力。
近年来,美国国防预算增速放缓,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进行驻军开支的压缩。
特朗普时期“美国优先”的政策遗留影响深远,即便拜登政府试图修复与盟友的关系,但财政紧张和优先级调整依然让五角大楼不得不做出取舍。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驻日美军升级计划虽然重要,但与台海危机、印太战略中的其他优先事项相比,其必要性并不突出。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削减针对欧洲、韩国等其他地区的军事开支,这种“全球收缩”策略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面临怎样的困局?
对于日本来说,这一计划的取消无疑是一场重击。
近年来,日本在防务领域投入巨大,通过不断增加防卫预算试图实现更多的军事自主。
然而,美国的临时调整不仅让日本的扩军图谋遭遇挫折,也让日本对美日同盟的可靠性产生疑虑。
此外,美国在经济领域对日本的压力同样显著。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日本实施关税政策,尤其针对钢铁、汽车等支柱性产业,日本因此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出口收入。
尽管日本试图通过增加对美投资换取关税豁免,但这一策略并未奏效。
这使得日本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却又处处受制。
这一背景下,不少日本国内声音开始反思美日同盟的现状。
部分保守派人士认为,应通过增加军费预算进一步强化与美国的合作,避免同盟关系出现裂缝。
但也有学者和民众呼吁加强军事自主,甚至重新评估日本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减少对美国的单一依赖。
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美国的这一调整不仅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打破亚太地区现有的安全平衡。
对于中国来说,美日关系的动摇或许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但长期来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削弱,可能让中美之间的博弈更加复杂化。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调整也可能引发其他盟友的不安。
例如,韩国担心美国军事预算的削减会影响韩美同盟的稳定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观望,担心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否会进一步偏移。
从整体来看,美国削减驻军预算的行为不仅影响其盟国的信心,也可能凸显其全球战略的摇摆不定。
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日本如何调整自身战略,将成为观察美日同盟后续发展的关键。
日本的下一步在哪?
面对这场风波,日本未来的政策走向值得关注。
首先,日本可能会加速推动军事自主。
近年来,防卫预算占GDP比例的提升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既定目标,但如何在现有《和平宪法》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军事实力,他们很难在法理上圆过去。
其次,日本可能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以弥补美日同盟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缺口。
例如,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深化双边或多边军事合作,甚至通过区域框架扩大防务协作。
当然,若美日同盟稳定性进一步下降,日本也有可能选择与中国缓和关系,以减少经济和安全上的双重压力。
结语
美国酝酿“放弃计划”的消息虽未最终落实,但其背后折射出的美日同盟内部矛盾和全球安全格局的复杂性不容忽视。
对于日本来说,这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机遇。
如何在风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调整方向,将成为未来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重要变量。
美日关系的摇摆不仅影响两国本身,也将为整个地区的安全未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在这一关键时刻,各方的选择和行动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格局演变。
参考信息:
RFI 美国将取消强化驻日美军态势计划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联合早报 美日升级两国军事司令部并扩大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