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9

2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降低肿瘤复发率,抑制肿瘤转移,树突状细胞(DC)疫苗为肿瘤治疗点燃希望!

疫苗,是人类与疾病斗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之一。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肿瘤疫苗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肿瘤疫苗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的疫苗,肿瘤疫苗是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特殊抗原的识别能力,介导特异性抗肿瘤的主动免疫。预防性肿瘤疫苗有大名鼎鼎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以及乙型肝炎(HBV)疫苗,治疗性肿瘤疫苗主要包括DNA疫苗、mRNA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DC)疫苗、纳米疫苗等。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讲树突状细胞(DC)疫苗,看它是如何治疗肿瘤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哨兵”,它们不断巡视,寻找入侵者(如病毒、细菌、癌细胞等),并迅速向免疫系统的“战斗部队”——T细胞传递情报。DC细胞是由加拿大籍医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在1973年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支过程的细胞群体,因其细胞膜伸出许多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故而得名。
图片
图:DC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DC细胞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细胞,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DC细胞在摄取和加工抗原后,会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并进一步诱导初始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过去的几十年中,肿瘤免疫治疗已然成为一种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安全性和低毒性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临床应用取得的巨大进展显得尤为突出。2010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款基于抗原递呈细胞的一种自体树突状细胞 (DC)疫苗(Provenge)上市,用于治疗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开创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

DC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Ⅲ期临床数据,2年总生存率84.7%








 


2024年2月,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公开了一项“自体树突状细胞 (nDC)疫苗治疗ⅢB/C期黑色素瘤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2993315)”的临床数据 [1]


该临床试验共入组148例ⅢB/C期黑色素瘤患者,随访分为nDC治疗组(n=99)、对照组(n=49),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56.3个月。临床数据显示:自体树突状细胞 (nDC)治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12.7个月(90% CI,7.7−17.7),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6.8%(90% CI,29.6−45.7%)。nDC治疗组的2年总生存率(OS)为84.7%(90% CI78.9−90.9%)。


图片

图:2个治疗组的生存曲线

图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DC细胞疫苗可显著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










2022年11月,国际权威杂志JAMA Oncology(IF=31.77)上发表了一项由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相关研究机构的70多名医生共同参与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 [2]


数据显示:自体肿瘤溶解物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DCVax-L)显著延长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DCVax-L疫苗的这项Ⅲ期临床试验过程长达8年,于2007年开始招募,2015年11月完成入组。最终纳入研究的331名GBM患者来自于4个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94个医疗中心。331名GBM患者均先接受手术治疗,然后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以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随后分为DCVax-L组(n=232)和安慰剂组(n=99),安慰剂组中的64名患者在复发后均接受了DCVax-L治疗。


在新诊断GBM队列(n=232)中,DCVax-L组患者的中位OS为19.3个月(手术后为22.4个月),对照组为16.5个月。DCVax-L组和对照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分别为15.7%和9.9%,5年生存率分别为13%和5.7%。从5年生存率看,DCVax-L疫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15.7%的患者得到了肿瘤治疗的“临床治愈”结果。


在新诊断的甲基化MGMT(一种甲基转移酶,可以作为预后标志)GBM患者亚组中,DCVax-L组(n=90)患者的中位OS为30.2个月(手术后为33个月),而对照组(n=199)为21.3个月,提示MGMT甲基化患者更可以从DCVax-L中获益。另外,研究发现在老年(年龄≥65岁)以及肿瘤残留较多的患者也是显示出更能从中获益的结果。


图片

图: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率

图源:jamanetwork.com


在复发性GBM队列(n=64)中,DCVax-L组患者的中位OS为13.2个月,对照组为7.8个月。DCVax-L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4.1%和30.8%,2年生存率分别为20.7%和9.6%。DCVax-L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图片

图: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率

图源:jamanetwork.com

DC细胞疫苗术后辅助治疗食管鳞癌(ESCC)患者,2年OS率达91.7%

 


2024年,第115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丁振宇教授、杨莉教授、许恒教授团队报道了一项临床研究:个体化新抗原树突状细胞(DC)疫苗用于食管鳞癌(ESCC)术后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探索性临床研究(NCT05023928 [3]


图片

图:临床疗效和新抗原疫苗应答反应

图源:临床研究(NCT05023928)


数据结果显示:从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有12例接受了至少1个疗程的DC疫苗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48~75岁),其中9例患者(76.9%)对前期免疫化疗治疗表现出不敏感或耐药,包括5例快速进展(RP),4例持续稳定(SS)。其中7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ypN(+)。根据蓝氏分层治疗策略,2例患者接受了OCDC-Vac联合Neo-DCVac治疗,而其余患者仅接受Neo-DCVac治疗。截止2023年10月,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尚未达到。1年和2年的DFS率分别为88.3%和66.7%,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100.0%和91.7%。进一步分析显示,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的DFS和OS显著长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在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8名患者中,在长达近3年的随访中,尚未观察到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并且观察到了明显的针对新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进展证明,肿瘤疫苗确实能够引起全身性肿瘤消退并得到持久的缓解和生存期的改善。在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基础上,树突状细胞(DC)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期望在未来肿瘤治疗的里程牌上,DC细胞疫苗等治疗性肿瘤疫苗可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参考文献:

[1] Adjuvant dendritic cell therapy in stage IIIB/C melanoma: the MIND-DC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358-0

[2] Linda M Liau , Keyoumars Ashkan , Steven Brem , et. al. Association of Autologous Tumor Lysate-Loaded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With Extension of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nd Recurrent Glioblastoma: A Phase 3 Prospective Externally Controlled Cohort Trial. JAMA Oncol. 2023 Jan 1;9(1):112-121. doi: 10.1001/jamaoncol.2022.5370. PMID: 36394838. 

[3] Yue-Yun Chen et al.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Personalized Neoantigen DC Vaccines in Postoperative 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hase 1b Trial.2024 AACR. 4108/19

[4] Development of nanobody-armored DC vaccine(BaizeDC) and it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 preventing solid tumor recurrence

[5] Dendritic-cell-targeting virus-like particles as potent mRNA vaccine carriers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4-01208-4

以上内容仅为知识科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