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为心灵点亮一盏灯 | 织金县“十一个一”机制破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题

“有什么烦心事,来跟老师慢慢说。”

临近中考,织金县羊城中学心理辅导室,陆续会有初三同学寻求帮助,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张绍红如往常一样耐心接待他们。

有人说“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怕成绩跟不上”;也有人说怕考不上好的高中,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甚至失眠。面对同学们的焦虑,张绍红认真倾听开导,直到同学们眉头舒展。

图片

织金县羊城中学心理辅导室,心理老师张绍红在和同学们谈心。


除了担心中考的初三同学,其他年级的学生也会前来咨询。这些学生或因为和家长的关系紧张,或因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在进入青春期的特殊时期,很多同学隐秘的心理问题容易爆发。

“许多事,他们不好跟家长、同学倾诉,那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好心理辅导。”张绍红说,在织金县,和她一样专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的教师一共有417名。

图片

织金县第四中学,心理老师顾皎在上心理健康课。


2024年5月,织金县正式吹响全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冲锋号”。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精心打造出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个一”工作机制,从师资队伍打造、课程研发、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破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困境

在织金县化起小学,晓峰(化名)曾长期深陷了成长的泥沼。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跟着姑母一起生活,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在老师的印象里,他极度自闭厌学,一到上课就四处闲逛。

同样留守在家的晓军(化名),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晓军与爷爷奶奶居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晓军变得沉默寡言,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成绩也一落千丈。发现晓军异常,奶奶请人为他“驱邪”,晓军不仅未得到好转,状态更是不断下滑。

“心理健康问题就像埋在学生心里的‘隐形炸弹’,严重阻碍着他们健康成长。”织金县教育局局长付国晖忧心忡忡地说。近年来,社会发展带来各种变化,学生心理问题愈发突出,部分家长不重视,也不懂教育方法;学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缺乏教材和专业教师,教育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图片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14.8%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风险,估算至少3000万17岁以下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2024年5月,织金教育局对19000余名学生的调研结果也不容乐观:29%的学生渴望改善人际沟通,26%希望优化学习方法,14%急需情绪管理指导。

图片

织金县第四中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内景。

然而,全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呈现出空白化与碎片化的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未纳入课程体系,专业心理教师仅有78名,学生缺乏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现实警示我们,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付国晖表示,即使没有现成的经验示范,织金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摸索前行。

2024年5月起,织金教育局经过仔细调研后,确定了打造队伍、研发教案、建立教育体系等工作思路,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室,由局长分管,全面推进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图片


7月,教育局从78位心理教师中选拔36名业务骨干,组成教案研发团队,研发完善了中小学三个学段共426课时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案。

有米下锅还得有人掌勺。织金教育局从全县教师队伍中选了417名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传授知识技能,示范应用新教案,让他们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多种实用心理辅导技能。

图片

教案研发研讨会(织金教育局供图)


之后,织金教育局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表,每周每班一节,并围绕备课、上课、拓展测评等构建常规教学体系。工作室成立专家组深入各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给老师们指导,逐步打造了专家型、研究型、胜任型“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

图片

培训现场(织金教育局供图)


“四色管理”是织金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手段。在织金县化起中学心理健康辅导室里,心理老师何晴燕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后,将其心理健康档案归档。何晴燕介绍:“本学期排查出7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按严重程度分红橙黄蓝四色进行干预。蓝色由老师和学生负责;黄色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家庭和学生共同干预;橙色由教育局工作室、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亲密同学、学生及属地部门协同干预;红色在橙色基础上,联合医疗机构进行干预。”

不远处的化起小学,课间15分钟活力满满,指定区域有多种运动器材,学生们跳绳、转呼啦圈,欢笑声不断。2024年秋季学期起,织金教育局将全县课间休息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各校打造体育活动区、配备器材,让学生在锻炼中增强体质,在运动中滋养心灵。

图片

织金县化起小学正在开展课间活动。


同时,织金教育局把开学第一周设为“心理健康活动周”。开学第一周,家校进行沟通,排查学生状态,开展心理课教学,引导学生布置校园,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活动周让学校更好掌握了学生情况,学生排解了压力。你看这些墙报都是学生开学时自己设计制作的。”化起小学校长高守钊说。

图片

织金县化起小学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心理健康活动周”期间自主设计布置的校园墙报。


通过成立工作室、研发教案、打造“三位一体”师资队伍、构建教学体系、打磨精品课、开展活动周、设计团辅课、健全辅导室、收集案例、拓展体育平台、建立分色台账干预这十一项措施,织金教育局构建起成套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的重塑

项目实施近一年,织金县教育局再次对19223名学生、1417名校长、分管心理健康副校长、班主任、德育主任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的师生都觉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预防和减轻心理问题方面成效显著。

图片

织金县第四中学,心理老师邓小换在上心理健康课。


“过去,学生有负面情绪往往独自默默承受,不愿倾诉。如今,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学生更愿意主动向教师倾述内心,老师也能根据学生需要给予相应辅导。”化起小学心理老师谢丹丹说。


六年级的晓峰因缺乏关爱,从四年级起变得叛逆,不服管教,上课走神,还常常逃课。谢丹丹巧用趣味心理健康课,将课堂教学与团体、个人辅导紧密结合,成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现在的晓峰可开朗啦,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课间铃声一响,不再像从前那样四处闲逛,而是立刻跑到操场排队,全情投入到活动中,成绩也进步了许多。”谢丹丹欣慰地说。

图片

织金县化起小学,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课。


“通过开学第一周的系列活动,还有平时的心理课,我们家孩子不再抵触上学,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每天回家都主动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和我们相处也融洽多了。”织金五中学生杨昊(化名)的父亲感慨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织金九中学生李学林(化名)坦言,通过心理健康课,他学会了如何与父母相处、学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及生活的不易。

“以前,学生间矛盾频发,常需要我们出面调解。可近半年来,这种情况少了很多。”织金县羊城中学校长李静说,这样的积极转变离不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织金一中校长张小龙也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成绩助力不小,学校在2025年1月的市级高三年级统考中,成绩提升了6%。

图片

织金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学生在运动。


如今,织金县20多万学子都在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将在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教师业务能力,均衡资源配置及推动家长积极参与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付国晖表示,教育局推出了减免报名费等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健康教师进修、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同时,教育局正筹备开办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相关技能,通过家校携手,及时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澄澈蓝天。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图片
总监制:潘应琴

监   制:汪定芬

编   审:杨忆帆

编   辑:曹佳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