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才俊“钟情”深海
舒伟生长在“滩涂广饶、鱼虾丰美”的渤海湾畔,高中时偶然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海洋知识书籍,在他的心底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书中一个个宏伟壮丽的海洋工程,激起了他探索广袤神秘海洋世界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入海油工程,成为一名检验员。这份被称为海上平台“检验医生”的工作,对确保海上平台安全和海上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他和同事们每天穿梭在钢铁“森林”里,通过射线、磁粉、超声波等探伤设备和仪器,对海上平台的每一道焊缝进行质量检测。常常一组探伤检测下来,身上厚厚的工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由于工作辛苦枯燥,每天各种射线相伴,有人选择了离开这个岗位。舒伟却一干就是16年,并且从检验“小白”干成了“金牌”检验员。
2015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舒伟被公司选拔为青年项目经理进行重点培养。面对工作内容的巨大变化,他并没有退缩,从项目招投标到项目运作全流程,再到各专业技术要求,他又一头扎进了大型海洋油气田工程项目管理这片未知的海洋开展探索。
荔湾3-1一期后期项目是舒伟成为项目经理后接手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对于我国海上第一个大型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的稳产增产至关重要。为减少停产频次对油田生产造成的影响,舒伟带领项目团队昼夜加班,反复优化施工方案,最终,项目实现节约停产时间4天、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
白衣儒将鏖战“流花”
2021年,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总包项目经理的重担落在了舒伟肩上。这个项目对我国开创深水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全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包含“海葵一号”“海基二号”两个世界级超大型海洋工程。其中,“海葵一号”项目工期仅有国际同类型项目的一半,项目管理复杂程度、技术攻坚难度创造了近年来国内深水项目之最。尤其是项目涉及国产S420高强钢大规模应用、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全船一体化设计等25项深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既然公司需要我,组织信任我,多大的困难都要顶上去!”舒伟坚定地说道。
“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是亚洲目前最高、最重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项目首次应用2万吨的国产S420高强钢,能否完成焊接工艺自主开发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为迅速破局,舒伟带领各专业骨干几乎跑遍了国内知名大中型钢厂,即使在肾结石手术恢复期间,他也强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参加审查会议。仅仅是2023年,他就出差280多天,登机牌摞起来比一本小学生新华字典还厚。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最终开发出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焊接工艺技术成果,S420高强钢焊接UT(超声波检测)一次合格率达99.7%。
2024年9月19日,经过34个月的艰苦鏖战,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正式投产。项目团队成功攻克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高精度建造集成、海陆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3项世界首创技术和15项关键技术国内首次应用,使我国全面掌握了超300米深水油气工程一体化成套技术,推动我国全类型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