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苗圃内
数千株樱花树次第舒展,迎来盛放高峰
柏泉苗圃基地内,樱花漫天。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樱花培育基地,这里20多个品种的樱花树正以不同姿态诠释着春日的浪漫:
钟花樱的桃红花簇间点缀新绿
阳光樱的粉白重瓣舒展如绣
椿寒樱的浅绛色花瓣随风纷扬如雪……
武汉市园林生态集团苗业公司(下称苗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柏泉苗圃于1997年建圃,总占地面积达1800亩,以花境植物、汉派菊花、容器花灌木和丛生大树为特色,是名副其实的“都市花仓”。从建圃时起,基地就开始种植樱花。不过彼时赏樱经济尚未大火,樱花树只是如樟树、桂树、梧桐一样的寻常绿植,因其树型挺拔、高矮适中、花色丰富而成为武汉城市绿化的主力树种之一。2010年赏樱热后,武汉市对樱花需求激增,苗业公司开始加大投入,陆续引入早、中、晚樱品种,现存圃樱花6000余株,年出圃量占全市樱花种植量的40%以上。
游客在樱花林拍照游玩。
徜徉在苗圃花海之间
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直径、不同高度的
樱花争奇斗艳
俨然是一所专攻樱花育成的“樱花大学”
公司市场经营部负责人彭碧野是“招生办主任”,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对候选苗木进行全方位“面试”。只有根系发达、抗病性强、枝条伸展潜力大的“优等生”,才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阳光樱容器灌木林。
“樱花大学”的园丁们各司其职。(倪娜 摄)
入圃以后,“教务处主任”花卉研发部部长邓玉明就会为樱花的新生体检、系统培育、毕业分配等多个阶段进行全面把关。苗木生产部部长李帅飞是教学负责人,他先对樱花幼苗进行一轮严格的“新生体检”——剪除病弱枝、精细造型、消毒杀菌等。然后,樱花苗就会接受系统培育。
李帅飞介绍,在柏泉苗圃,土壤调配是“基础课”,培樱团队会为每株樱花定制微酸性栽培基质,pH值精准控制在6.0至7.0之间,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水肥管理是“必修课”,通过缓释肥、生物肥与叶面肥相搭配的“营养套餐”,以及夏季高温天气适度的喷灌、滴灌的“补水套餐”,确保幼树抽梢、生根两不误。病虫害防治是“健康课”,要通过预防性喷药、实时监测等方式,让樱花增强“免疫力”,远离“亚健康”。
几年时间里,一株株樱花从“青涩新生”蜕变成“职场精英”,个个身高突破4米,植株健康、株型饱满、树冠舒展、花色统一……此时,彭碧野又会变成“就业处主任”,为樱花定制的”简历”,包含了樱花形象照、场景应用设计图、植物搭配效果等内容,推荐樱花奔赴江城各处“上岗”,化身城市的“颜值担当”。
报道支持 - 武汉市苗业公司
文 - 成熔兴 汪杭
图 -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通讯员 - 张柳君
责编 - 汪加贝
编审 - 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