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末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阵容中,053H2型绝对是颜值担当的存在,作为国内第一型“全封闭式导弹护卫舰”,该头衔可谓是深入人心,要知道当年不论是051型驱逐舰,还是053H1型护卫舰,都是舰体上布满舷窗,而且还是露天指挥。如今想在国内亲眼看到这型护卫舰,更是非常难了,不过就在3月25日,随着泰国海军编队缓缓驶入湛江十里长堤,这个熟悉的身影又回来了。
(缓缓驶入湛江的泰国海军编队)
作为参加蓝色突击2025海军联合训练的泰方联训兵力,在抵达湛江的四艘舰艇编队中,两艘053HT型护卫舰显得格外醒目,它们分别是舷号为455的昭披耶号,与舷号为457的克拉巴里号,其中后者还经过了力度较大的现代化升级,是052H2家族至今最先进的版本,超过了中国海军当年的自用版。
跨越式诞生的053H2型
053H2型的诞生是惊艳的,这是中国在水面舰艇上第一次采用桥楼船型,甲板面积增设约300平方米,空间增加800立方米,相比此前的苏式舰型,有效的改善了舰上官兵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了舰体的结构强度,也提高了稳性和耐波性。同时,该型令人最难忘的特点,是在国内舰艇上首次采用全封闭结构,具备了三防能力,全舰除了驾驶室和厨房保留少量舷窗外,其他部位不设舷窗。
(中国海军使用的053H2型)
053H2型总长为103米,型宽10.83米,型深8.6米,正常排水量1720 吨,吃水3.1米,航速可达28节,续航力2700海里,人员编制160人。定位以对海攻击为主,其实除了舰型的变化,在武器配备上也是相当新颖,由当时最新的鹰击八号反舰导弹取代原装备的上游系列导弹,并首次加装简易情报中心和简易电子战系统。1984年10月,053H2型首舰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28日下水,舷号为535。自用版原计划建造四艘,但最终建造了三艘。
这三艘舰在本世纪初期均接受了现代化改装,明显变化是将原先八字形布局的反舰导弹,换装为向左右两侧交叉布局的两座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2014年,舷号为535的黄石舰和舷号为536的芜湖舰退出现役,移交给孟加拉国海军,目前仍活跃在印度洋上;而最后一艘,舷号为537的沧州舰,于2020年前后默默退役,拆除了舰上多数的设备,并承担了一定试验任务后,如今靠泊于沧州渤海新区海上国防教育园,等待进一步整备修缮后将向公众开放。
泰版053H2
1985年,泰国采用招标方式采购新型护卫舰,中国以最新的053H2为原型参与招标,命名为053HT,字母T代表出口国为泰国。该型护卫舰凭借优惠的价格和实用的整体性能赢得泰国海军青睐。1988年7月18日两国签署合同,泰国称之为昭披耶级。随后泰方又续订了两艘,与前两舰相比,拆除了后部的79式双联装100毫米舰炮,改为直升机甲板,使该型具备了简易的直升机起降功能。四艘舰于1992年全部交付完毕,是泰国海军近海巡逻的主力,也可担负起“查克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的护航任务。
(基本维持原貌的昭披耶号)
进入本世纪后,为更好地应对现代化海战需求,泰国海军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署了现代化改装合同,对后两艘较新的、有直升机甲板的053HT型进行升级,工程于2012年下半年展开,主要内容有:拆除原有作战管理系统,换装新一代海神3型作战管理系统;拆除桅杆顶部的354型雷达,换装具有敌我识别功能的SR60A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换装具有隐身外形的全封闭式双管100毫米主炮及炮瞄设备;换装76A式双37毫米副炮;拆除原有反舰导弹,换装射程更远的C802A新型反舰导弹系统。全部工作于2013年9月顺利结束,改装后的053HT型的作战系统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近防火力得到加强,同时具备了超视距对海打击能力。
(获得升级的克拉巴里号)
本次到来的克拉巴里号就是获得升级的两舰之一,也可以说,这是053H2家族中目前战斗力最强、状态最好的一艘。同行的昭披耶号虽然并未经过深入的升级,但服役至今已达34年,舰况依然相当良好。不得不说,当看到泰国的这两艘护卫舰回娘家,停靠于052D型驱逐舰前方时的画面,真的令人倍感亲切。
(昭披耶号停靠于052D型驱逐舰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