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的票房新鲜出炉了,目前国内票房突破了150亿,在国产片中独占鳌头,把第二名足足甩出了90多个亿。
在全球影视榜上,硬生生闯到了前五名,下一个目标,即将迎战的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
真的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战胜哪吒的,就只有哪吒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国内大获全胜,在海外也拿下了3.1亿的票房。
来看看东南亚的票房吧。
表现最亮眼的要数马来西亚了,电影13天就狂收了3500万令吉(约788万美元)。
在新加坡,电影20天收获了560万新元(约420万美元),也是票房冠军。
柬埔寨刚刚上映,也是爆火的现象。
不过,表现比较拉垮的则是泰国了。
泰国的票房仅为3600万泰铢,大概也就是106万美元。
是三个国家里面表现最为拉垮的,不过,要说到这三个国家的华人人口,泰国的华人人数比马来西亚多了1.5倍。
为何票房不如后者,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除了发行商的原因之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翻译是拉胯的。
这倒是让人想到了《哪吒2》在日本上映时的情景。
电影可谓是匆匆上映,当时还没有被完全翻译,大家是看着中国的画面,看着英文字幕的。
其实,《哪吒2》非常好的一点便是很接地气和讽刺的台词,本来几个国家文化就存在着差异,如果翻译不到位,那很多的观众们就看的云里雾里,相当影响观感。
泰国上映也是一样的。
说一个很简单的案例,台词中有一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到了泰国就变成了“我不听老天的话”。
本来主打的是叛逆和打破偏见的立意,但后者听起来就只感觉成了“刺头”的意思。
因此,没有一个好的翻译,是很难调动观众的兴趣点的。
其实,小编觉得《哪吒2》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高的票房,就是因为打动了观众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了广泛的同情。
电影中有亲情的羁绊,有友情的追随,还有哪吒打破常规,还有反抗命运的精神,这些全人类共有的情感,恰好可以让人深度共鸣。
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这对于追求自由主义的西方人来说,理解上还是有一点障碍。
在北美地区,《白雪公主》的口碑全面崩塌,甚至击穿100年迪士尼电影的口碑底盘(2.1分),但首周的成绩都要远远高于我们的优秀国产大片,这也是很无奈的。
因此,电影虽好,但是出海之路还是任重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