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最近比较烦。
几天前,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冻结令,让老王和他的万达商业帝国再次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股权被全额冻结,期限3年。
案件金额仅有2.61亿。
图源企查查
老王被“追债”,早已不是新闻。
今年2月13日,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金额1亿;
2月17日,北京万达文旅产业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金额1亿;
2月25日,大连万达商管集团股权被冻结,金额19.79亿。
算上这次的冻结令,开年以来万达集团旗下被冻结的股权金额达到:
99.99亿。
图源企查查
放在过去,这100个小目标对老王和万达来说并不是多大的事,毕竟在8年前,万达的“利润奶牛”大连万达商管的年度净利润曾高达329亿。
在转让万达电影,以及酒店、文旅城等诸多项目后,大连万达商管成为了王健林商业帝国的核心资产。
只是眼下大连万达商管的债务压力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去年上半年,大连万达商管有息负债1375.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302.69亿元,手握现金及等价物只有104.85亿。
当年意气风发的中国首富,在古稀之年又一次来到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01
80亿股权被“清仓式”冻结
这次的股权冻结金额,远超以往万达集团遭遇的股权冻结案例。
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为80亿人民币,由万达集团100%持股。
这意味着,全部股权被“清仓式”冻结。
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主业是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
王健林也曾对文化集团寄予厚望,甚至放下豪言:“到2020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将达800亿元,跻身全球文化企业前十。”
万达电影、体育公司、文旅城等业务相继被装进文化集团,尤其是万达文旅城,每个项目投资额都是百亿级规模,覆盖广州、武汉、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无锡等城市,像广州万达城、武汉中央文化区投资额均高达500亿。
文化集团也确实让王健林看到了转型成功的“希望”。
在王健林最后一次公开发布万达集团营收数字的2018年,万达集团总收入2143亿,其中文化集团收入692亿、商管集团收入377亿、地产集团收入540亿、金融集团收入434亿,其他业务收入100亿。
文化集团贡献了万达32%的收入,绝对的营收大户。
2017年,房地产行业萎缩、信贷收紧叠加国家境外投资政策变化,万达陷入4000多亿债务危机。
万达文化集团成为第一个变卖资产降负债的业务板块。旗下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以438亿卖给了融创,77家酒店以199亿卖给了富力,万达文化的旅行社业务也转让给同程旅游。
就连曾经的核心资产万达电影,也在此后几年陆续转让给了腾讯系的儒意公司。
被“肢解”瘦身的万达文化集团,终究没能完成王健林曾经的豪言。
02
三次对赌失败
万达“割肉”还债
企业家大多有一个执念——上市。上市,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几何式暴涨。
复盘万达的债务危机,绕不开一个关键词:
对赌。
2013年,王健林以1350亿的财富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
图源胡润百富榜
第2年,万达集团主业万达商业在香港上市,王健林的家族财富也达到了1450亿,虽然以50亿的微弱差距被马云超过,但昔日的首富相当意气风发。
万达商业上市后,市值曾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王健林的家族财富一度高达2200亿。但股价持续低迷,长期低于发行价和每股净资产,又面对恒大、碧桂园等房企的狂飙突进,王健林觉得万达商业的估值被严重低估。
王健林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是影响万达走向的决定:
私有化退市,重新在A股上市。
退市意味着要拿出真金白银回购股权,而2000多亿的家族财富终究是纸面富贵,王健林开始了第一次对赌。
2016年,万达商业同9个财团签了对赌协议,得以筹款约300亿,并立下对赌条款:万达商管必须在2018年8月31日前在A股上市,否则要回购股权,代价是向境外投资人支付12%的单利、境内投资人支付10%的单利。
然而次年因信贷收紧,万达股债双杀陷入了债务危机。
2018年初,眼看上市无望的王健林再次组局,由腾讯领投,联合苏宁、融创、京东投资340亿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根据媒体的报道,万达当时第二次签了对赌:
如果不能在2023年10月上市,万达应向投资者进行现金补偿。
然而,上市仍然漫漫无期。
2021年,王健林不再眷恋A股,他推翻了原有的上市主体大连万达商管,推出珠海万达商管这个新平台,将万达体系内轻资产业务装进去,转战港股,引入包括太盟、碧桂园、中信资本、蚂蚁、腾讯、郑裕彤家族等机构投资人融资约380亿,其中仅太盟一家就投了28亿美元。
这次融资,万达“按惯例”第三次签了对赌:
如果不能在2023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人有权要求珠海万达商管回购全部或部分股份,回购价格为本金外加8%的年化利率;2021年-2023年扣非净利润要达到1.9亿、74.3亿、94.6亿,如未完成需补偿投资人相应股份或现金。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珠海万达商管4次递表均未成功。
2023年12月12日,在与投资人约定的上市时限只剩十几天时,太盟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双双公告,太盟将联合其他投资人,在其2021年的投资赎回期满时,经大连万达商管集团赎回后,对珠海万达商管再投资。
按照协议,大连万达商管持股珠海万达商管比例下降至40%,太盟等数家现有及新进投资人股东总计持股60%。
次年3月,太盟等投资人与万达的投资协议正式签订,将向大连万达商管新设立的子公司——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珠海商管即为新达盟的子公司。
这一次,万达终于没有与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
原本以为600亿的资金将会极大缓解万达的财务危机。但在一系列投资赎回纷争后,万达与太盟的上述协议并没有完全交割。
根据企查查,目前珠海万达商管股东中,大连万达商管合计持股接近80%,太盟等投资人持股不到20%。
图源企查查
也就是说,600亿投资还未完全到账,万达的财务警报并未解除。
过去几年,不少房企暴雷,躺平、赖账的不在少数,但王健林选择割肉努力还债。
2017年以632亿打包卖掉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
2023年陆续出让万达电影股份,累计套现近百亿;
2024年以1.6亿英镑,相当于半价抛售圣汐游艇;
就连曾是王健林眼里“非卖品”的万达广场,这几年也出让了超过20座……
割肉还债虽然痛苦,但王健林这次没有一走了之。
艳姐的粉丝也说:
”至少没有跑路,万达商业工资正常五号发,已经很有担当了!”
03
轻资产转型
珠海万达商管全新出发
艳姐在前面也提到,珠海万达商管重组于2021年,可以是一家“全新”的公司。
怎么理解这个“新”?
首先是轻资产。珠海万达商管是全国万达广场唯一的运营管理平台,核心业务覆盖全周期商业管理、精细化物业管理及多元化增值服务。
然后是股东团队。控股股东是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而新达盟的股东包括众多顶级国内外投资机构,比如太盟、阿布扎比投资局、中信资本等……
艳姐的观察是,珠海万达商管拥有背景强大、全球化、多元化的股东结构,是一家由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治理的现代企业。
当然,它的实力也相当强悍: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商业运营航母”。在去年底,它们管理商业广场513家,管理面积约7090万㎡,覆盖全国超228个城市,每年创造就业岗位超200万个,客流超46亿人次。
北京CBD万达广场
一个是营收“超级巨无霸”。克而瑞数据,2024年它的营收是509亿,国内第一个营收超500亿的商管企业。
再一个是顶级的高管团队。太盟投资合伙人黄德炜出任新达盟董事长兼珠海万达商管董事长,肖广瑞出任新达盟CEO兼珠海万达商管CEO,前者是知名的投资人;后者是国内商管的顶级大佬,曾主导了万达的轻资产转型。
黄德炜(图源官微)
据艳姐了解,珠海万达商管总部设在珠海横琴,在人员编制、内部管理系统上是完全独立运营的。
肖广瑞(图源官微)
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在管商业面积、市场化的商管运营人才、营收和利润稳健增长,艳姐认为珠海万达商管未来仍有相当大的潜力。
结语
2024年10月,胡润第26次发布“胡润百富榜”。
王健林第18次上榜,家族财富290亿,较最高峰时缩水了88%,近2000个小目标。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肯还债、不甩锅,曾经的首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消瘦。
或许唯一的好消息是,珠海万达商管,正快速成为行业优质的巨无霸。
-往期精彩推荐-
主编:张艳
责编: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