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永远不要剥夺人类角色,人类永远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技术
腾讯新闻《一线》 特约作者 祝玉婷
编辑 刘鹏
“如果在就业替代的过程中,大量的知识是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身上学来的,那么在做替代时这些知识难道不应该付费吗?这些机器人赚到的钱,帮企业实现的盈利难道不应该以某种形式回馈给被替代的这些人吗?”
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人工智能安全与超级对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时如此表示。
对于未来的劳动替代,他认为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激发未来可能的创新性工作的诞生,能容纳被替代的工作。
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红利分配的方式,要跟工作替代同步提上日程。
“如果我们需要去做劳动替代,那么人工智能的红利分配在科技策略、政策上应该跟上步伐。”因此,曾毅赞成有专家提出“要给人工智能企业加税”的建议。
他表示,如果企业使用机器人替代了很多劳动力,赚了很多钱,那这些盈利需要有一部分回归到被替代的人手里,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诉求。
AI是否会统治人类?曾毅表示这取决于人类如何去构造人工智能,超级的人工智能也可以是超级利他的,如果用现在的方式:大规模计算优化、利益优先,那么人工智能会统治人类。
人工智能不需要到达超级智能的阶段就可以统治人类。因此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人工智能到底怎么用?在谁的手里应用。
谈及AI在教育领域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曾毅分享了自己女儿作文批改的故事:“人工智能批改称我女儿的作文没有自我体验、没有比喻。我读了我女儿的作品,上面写‘我愉快地奔跑’,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日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认为人工智能根本没看懂她的作文!”
曾毅表示,现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和医疗的过程中,如果全面替代决策,会产生非常多的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领域不应当替代决策,它可以辅助教师。
“我觉得那次作文批改经历可能对我女儿来说,是一次伤害,是一次不认可。”
“在我看来,真正的人工智能赋能稳健发展,永远不要剥夺人类的角色,人类也永远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技术。”他表示,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负责任的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