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2

评论

45

4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推翻美FAA适航认中国标准?越南手握筹码逼技术转让,有何意图?

AI划重点 · 全文约2078字,阅读需6分钟

1.越南民航局提议修改关于民用航空业运营的相关规定,以便引进中国商飞生产的C909飞机。

2.越南计划跳过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直接认可中国民航局(CAAC)的适航标准。

3.与此同时,越南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包括技术转让和分包更多项目给越南本土公司。

4.中国商飞的C909和C919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但越南的技术转让要求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5.无论是挑战还是机遇,中国航空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越南民航局2025年3月12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向越南有关部门提议修改关于民用航空业运营的相关规定,以便引进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生产的C909(即ARJ21)飞机。

图片

在全球航空领域,适航认证不仅是技术标准的象征,更是国际市场准入的关键门槛。

长期以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几乎垄断了全球民航领域,为波音和空客这样的西方飞机制造商维持了绝对优势。

然而,越南民航局(CAAV)的这项提议正试图在这一强势垄断中撕开一道口子。

图片

越南计划跳过FAA/EASA认证,直接认可中国民航局(CAAC)的适航标准。

这一决定不仅是东南亚航空市场的一个重要转向,还背后隐藏着越南与中国的复杂战略博弈。

越南为何急于推进中国飞机适航认证?

越南民航局近日提出修改航空运输条例,计划在2025年4月30日前允许越南航空公司进口获得中国民航局认证(CAAC)的飞机,而无需获得FAA或EASA认证。

图片

这一提议的核心是推动中国商飞的C909和C919进入越南市场。

越南的急切背后离不开东南亚航空市场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越南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廉价航空市场增长迅速。

在东南亚短程支线航线中,廉价航空公司对高性价比飞机的需求尤为显著。

中国商飞的C909(前身为ARJ21)恰好切中了这一市场需求。

此外,其燃油效率高、维修成本低,非常适合航程在2000至3700公里的短程市场。

图片

相比之下,波音和空客的主力机型虽然性能强大,但对于东南亚的小型航空公司来说显得“性能过剩”,且价格高昂。

除了经济上的吸引力,C909在印尼市场的成功运营也给越南提供了参考。

翎亚航空是印尼一家廉价航空公司,目前运营三架C909飞机,并已开通印尼至马来西亚等国际航线。

尽管C909没有获得FAA或EASA认证,但印尼通过与中国签订双边适航协议,直接承认了CAAC认证。

这种模式不仅绕过了西方的技术壁垒,也显示出中国适航标准在东南亚地区的可行性。

图片

越南显然希望复制印尼的成功,但这背后还有更深的战略考量。

技术转让与利益博弈:越南的双向谈判策略

尽管越南航空公司迫切希望引入中国飞机,但越南高层对与中国的合作仍保持谨慎态度。

在推动认可中国适航认证的同时,越南提出了一系列附加条件。

这些条件不仅涉及航空领域,还延伸到铁路技术、制造业等方面。

越南希望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模式,转让车厢制造、轨道铺架等配套技术,并分包更多项目给越南本土公司。

图片

这种策略反映了越南高层的“双向谈判”思维。

一方面,越南认识到中国飞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愿意推进合作;另一方面,越南希望最大化自身利益,通过技术转让和产业扶持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利益交换同样是一场复杂的博弈。

中国商飞的C909和C919进入国际市场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体现。

图片

认可CAAC适航认证的国家越多,中国的航空产业将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然而,越南的技术转让要求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比如技术外泄或削弱中国在区域市场中的竞争力。

打破FAA/EASA垄断:中国标准的挑战与机遇

越南民航局跳过FAA/EASA认证的计划势必引发西方国家的关注。

FAA和EASA的适航标准长期以来不仅是技术权威的象征,更是西方国家在全球航空市场中的经济和政治工具。

如果东南亚国家普遍开始认可中国的CAAC认证,FAA和EASA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

图片

事实上,FAA和EASA已经采取措施限制中国飞机的国际化进程。

例如,FAA在中国飞机的适航认证申请中设置了额外的技术审查环节以延缓审批进程,欧洲航空安全局也采取类似策略。

不过,东南亚航空市场的现实需求可能使这些措施失效。

对于廉价航空公司而言,成本和效率才是首要考虑,中国飞机的性价比优势让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图片

越南的提议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选择,更可能成为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催化剂。

如果越南成功认可CAAC认证,其他东南亚国家可能效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飞机在区域市场的扩展。

这一趋势既是对西方标准的一次挑战,也是中国航空产业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中越合作的启示:信任与利益的平衡

越南民航局的提议既展现了越南对中国飞机的浓厚兴趣,也反映了其对北部邻国的复杂态度。

图片

越南高层在谈及中越航空合作时,既表示支持,又提出了多层次要求。

这种态度表明,越南希望保持对中国的合作主动权,同时避免对其过度依赖。

这种“小心试探”式的合作方式在中越经济关系中并不罕见,也为中国航空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如何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保护核心技术,是中国航空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长期挑战。

图片

对于越南而言,这一合作不仅是解决航空需求的技术问题,也是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

随着中越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双方可能在铁路、制造业等领域展开更多交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结语:适航认证的博弈与未来展望

越南民航局提出认可中国CAAC认证的计划,是全球航空市场的一次重要转向。

图片

这一提议不仅可能推动中国飞机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展,还对FAA/EASA长期主导的适航标准形成了潜在挑战。

然而,中越之间的技术与利益博弈也使这一合作充满变数。

随着东南亚航空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商飞的C909和C919有望成为区域市场的重要玩家。

但从技术转让到市场竞争,中国航空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在适航认证的博弈中,中国的成功经验可能为其他国家树立新标杆,也为全球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参考信息

观察者网 “引进中国的飞机有助于缓解飞机短缺”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