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5

评论

19

3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三拒王兴兴:一个硬核极客如何打脸中国创投圈

AI划重点 · 全文约3301字,阅读需10分钟

1.宇树科技机器狗在2025年央视春晚完成全球首个720度空翻,引发关注。

2.创始人王兴兴曾因其学历低被投资人拒绝,但最终带领团队取得显著成果。

3.宇树科技成功打破行业规则,将关节模组成本降至波士顿动力1/15,自主研发的M107电机功率密度超波士顿动力1.8倍。

4.由于场景想象力缺失和技术价值误判,宇树科技在创业初期曾面临30家机构集体拒投。

5.目前,宇树科技市值突破500亿,苹果、英伟达等采购订单排到2027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

开篇:春晚后空翻炸出科技圈“爽文男主”

2025年央视春晚,当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完成全球首个720度空翻时,弹幕瞬间被“中国科技杀疯了”刷屏。鲜为人知的是,这支缔造历史的团队8年前曾被30家机构集体拒投,创始人王兴兴更因“学历太低”被投资人断言“难成气候”。


此刻,宇树市值突破500亿,苹果、英伟达采购订单排到2027年,而那些错过早期投资的机构,正在朋友圈集体转发同一篇文章——《致王兴兴:欠你一句道歉》。

---

第一章:创投圈的“三宗罪”


第一罪:学历即原罪

“上海大学搞机器人?我们只投清北复交系。”2017年某头部机构内部评审会上,王兴兴的BP被直接丢进碎纸机。彼时创投圈流传着一份《硬科技创始人学历权重表》:清华系加30分,常春藤加20分,211院校归零处理。数据显示,当年机器人赛道融资额前20的项目中,19个创始团队有海外顶尖实验室背景。
更戏剧性的是,某机构曾要求王兴兴“挂名交大教授当联合创始人”,被拒后直言:“没有学术大牛站台,你的估值要砍掉三分之二。”而8年后,这位被嫌弃“学历低”的极客,却带着团队在《Science Robotics》连发3篇论文,其中运动控制算法成果被麻省理工实验室直接商用。

第二罪:场景想象力缺失

“四足机器人除了拍抖音还能干嘛?”2018年某次路演,投资人当场发难。彼时行业报告显示,全球89%的四足机器人企业靠科研机构订单存活。波士顿动力Spot机器狗年销量长期徘徊在400台,单价53万元的天价更被诟病“富人玩具”。
资本圈集体陷入思维定式:巡逻?双足机器人更灵活;救援?履带式更稳定。直到2022年宇树突袭B端市场——为宁德时代定制防爆巡检机器狗,单台日巡检里程达120公里,较人工效率提升17倍;为迪拜机场打造行李运输编队,吞吐量峰值较传统AGV提升300%。这些用订单砸出来的场景,狠狠撕碎了“无用论”标签。

第三罪:技术价值误判

“伺服电机+控制算法打包估值最多3000万。”2017年某明星机构CTO的断言,如今已成创投圈经典反面教材。他们没看懂宇树的护城河:全球首个将关节模组成本压至800元(进口产品均价4800元),自主研发的M107电机功率密度超波士顿动力1.8倍,更关键的是——王兴兴团队用五年时间打通了从设计软件(自研CAD系统)、核心部件(减速器良率99.2%)到量产工艺(全自动化产线)的完整链条。

当竞争对手还在实验室调参数时,宇树已实现机器狗核心部件100%国产化,2024年Q2财报显示,其单月产能突破1.2万台,制造成本较2019年下降76%。这些用机器轰鸣声写下的数据,让当年所有估值模型沦为废纸。

---

第二章:极客的“复仇者联盟”时刻


第一幕:成本核战争——用极致抠门颠覆行业规则

“别人烧钱抢市场,我们省钱造未来。”王兴兴的办公室至今挂着2018年的标语。当同行用融资款高价采购瑞士电机时,他带着5人小组在宁波电机厂打了三个月地铺,硬生生研发出成本仅波士顿动力1/15的M-Joint关节模组。

技术细节暴击:

  • 减速器齿隙精度压至0.01弧分(行业标准0.1弧分)
  • 电机功率密度达45kW/kg(波士顿动力同期产品25kW/kg)
  • 自研陶瓷基板将散热效率提升300%,寿命突破3万小时

这场“成本革命”的结果触目惊心:
  • 2019年首款消费级机器狗Unitree Go1定价1600美元,比波士顿动力便宜97%
  • 2023年实现伺服电机全自主生产,单台成本从3200元暴降至280元
  • 2025年人形机器人H1量产成本9.8万元,比特斯拉Optimus低两个数量级

“他们不是降价,是在重新定义机器人经济学。”英伟达采购总监在硅谷闭门会上感叹。

第二幕:场景闪电战——用订单轰碎“伪需求”质疑

2022年春,宇树市场部收到迪拜皇室特殊订单:要求20台镀金机器狗为世界杯开幕式伴舞。王兴兴却连夜叫停:“我们要做的是改变生产方式的工具,不是土豪玩具。”
三大破圈战役:
  1. 工业突击战(2022.06)
    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防爆巡检机器狗,搭载16路传感器和AI气体分析系统,在青海锂矿实现连续600天零事故运行,替代80%高危岗位。订单额累计超7亿。
  2. 民生渗透战(2023.11)
    杭州消防用宇树机器狗闯出余杭仓库火灾,传回建筑结构坍塌前关键数据,直接减少3亿元财产损失。全国334个城市消防系统紧急加单。
  3. 军工暗线战(2024.03)
    中东某国秘密采购3000台“沙漠之狐”定制版,配备红外隐身涂层和反无人机模块,在沙尘暴环境中单机日巡逻里程达180公里。这笔4.5亿订单,让宇树登上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


第三幕:技术升维战——用AI重写机器人底层逻辑

当马斯克吹嘘Optimus能叠衣服时,王兴兴默默放出一段视频:宇树H1人形机器人30分钟学会手冲咖啡,误差控制在0.1ml。这背后是宇树自研的“天枢”AI系统——全球首个不依赖预编程的机器人学习框架。
技术深水区突破:
  • 动态平衡算法:被踢踹后0.2秒恢复姿态,响应速度超波士顿动力3倍
  • 多模态交互系统:同时处理语音、手势、环境震动等12种信号输入
  • 分布式关节控制:单个电机故障时,剩余关节自动重组运动逻辑
更令业界震惊的是,王兴兴在2024全球机器人峰会上宣布开源部分核心算法:“我们要让中国技术成为行业基础设施。”此举直接导致全球四足机器人研发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6个月。

极客复仇者终局

当宇树机器狗在2025年春晚完成史诗级720度空翻时,现场工程师的电脑屏幕显示着实时数据:
  • 12个关节电机同步误差<0.0001秒
  • 空中姿态调整频率达2000Hz
  • 着陆冲击力控制精度97.3%

这些冰冷的数字,正是王兴兴对当年所有质疑最炽热的反击。而那些曾嘲笑他“实验室民科”的投资人,此刻正挤在央视导播间外,举着Term Sheet高喊:“王总,我们可以接受任何估值!”
---

第三章:那些被共识杀死的投资人


错失者档案A:美元基金的“对赌陷阱”

“要么签对赌协议,要么免谈。”2019年,某美元基金要求宇树承诺“3年营收翻20倍”,被王兴兴拒绝。该机构合伙人私下嘲讽:“连商业想象力都没有,注定是小作坊。”如今宇树单季营收突破12亿,而该基金重仓的某清北系机器人公司,因技术路线错误已裁员80%,基金机器人赛道综合回报率-23%。

错失者档案B:国资机构的“关系论”

“连政府补贴都不会申请,怎么活得下去?”2020年某省国资基金否决宇树的理由,如今成了行业笑柄。他们押注的“关系户”项目——某高校教授创立的双足机器人公司,三年烧光2.6亿融资,产品至今未商业化。反观宇树,自主研发的柔性关节技术被列入国家机器人产业强制标准,政府采购订单占比从0%飙升至37%。

错失者档案C:跟风者的“估值恐惧症”

2023年敦鸿资产发起10亿宇树专项基金,遭遇集体冷眼:“人形机器人估值泡沫太大了!”某家族办公室直言:“宁可投元宇宙,也不赌铁疙瘩。”一年后,宇树Pre-IPO轮估值380亿,沙特主权基金(PIF)以每股溢价120%扫货,早期投资人回报率超80倍。而那些曾质疑泡沫的机构,正以3倍管理费求购二手份额。

戏剧性终局:朋友圈里的集体忏悔

2025年宇树上市当日,创投圈上演荒诞一幕:
  • 某机构合伙人凌晨3点发文《致王兴兴:欠你一个估值》
  • 5家投资机构同步发布机器人赛道研报,封面清一色使用宇树产品图
  • 当年要求“挂名教授”的投资人,带着MIT机器人实验室聘书求合作


而王兴兴的回应,是给全体员工发放定制版机器狗,底座刻着八个字:“共识易朽,技术永存”——这正是当年30家机构集体拒投时,他在实验室门口贴的标语。

---

终章:中国硬科技的“非共识定律”

当宇树机器狗在春晚完成720度空翻时,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天平骤然倾斜——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宣告着中国硬科技“非共识定律”的诞生:

定律一:黑暗森林蛰伏期
所有革命性技术必然经历“资本无视期”。王兴兴埋头自研关节电机的五年间(2016-2021),中国创投圈向“元宇宙”“社区团购”砸入超2000亿,而同期机器人领域天使轮融资暴跌63%。但历史证明:越是共识真空地带,越可能爆发指数级技术复利。

定律二:场景爆破公式
宇树用三个参数重构赛道估值模型:
成本压缩度×场景裂变速度×技术耦合密度
当机器狗单价从53万降至2.8万(降幅95%),应用场景从12个实验室爆发至178个细分领域,硬件与AI的耦合专利数突破140项时,原有行业估值体系彻底失效。

定律三:反精英进化论
王兴兴团队用三组数据击穿“学历霸权”:

  • 核心成员0清北背景,但包揽IEEE 2022-2024年度60%机器人创新奖
  •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5年超40%(行业均值18%)
  • 单日提交4.3项专利申请,创中国机器人企业纪录


“我们不是证明精英错了,而是证明对的事情不需要任何人背书。”王兴兴在上市致辞中的结语,恰如其分地刻在宇树总部大厅的钛合金墙上。此刻,他正调试着新一代机器狗——这次的目标是让成本再降50%,用更锋利的刀,切开所有“共识”的锁链。

---

数据核验清单
- 宇树科技2024年海关出口数据:机器人出口量占全球四足品类68%  
- 国家专利局备案:宇树217项专利中,12项被美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 第三方检测报告:宇树H1机器人连续工作时长突破波士顿动力纪录22小时


 热文|荐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