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大风扬沙
白天市区最高气温仅有14℃
今天风力较大
风寒指数较强
建议把冬装再拿出来穿几天呐!
TIPS
沙尘天气成因及注意事项,详见第三帧“沙尘天气频繁?来这里,为你解读天气成因”
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布
寒潮蓝色预警
陆地大风蓝色预警
海上大风蓝色预警
昨天,天津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7至29日天津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29日早晨中心城区最低气温将降至2℃,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1℃左右。27日白天有西北风4-5级阵风7-8级,伴有扬沙;27日夜间有东北风4-5级阵风6-7级;28日下午到29日白天仍有西北风4-5级阵风6-7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好防范准备。
昨天,天津市气象台发布陆地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今天白天天津地区有西北风4-5级阵风7-8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今天(27号)夜间我市云量逐渐增多
明天(28号)白天以阴为主
且持续伴有4-5级大风
最高气温降至10℃
周六(29号)早间市区最低气温降至2℃
北部地区再次跌至0℃及以下
冷空气持续影响下
周日气温依旧较低
预计下周一(31号)开始
我市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
气温将迅速回升到20℃或以上~~
今日限行尾号5和0
10秒,教你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近日
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
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
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
近千台终端收到预警信息
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
累计推送近30万人次
微信如何设置地震预警?
用户在微信内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
➡️进入“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
➡️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
➡️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
手机也有自带的“地震预警”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发生地震可以马上往户外逃吗?
可以躲入衣柜等家具里吗?
可以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吗?
这份地震自救指南
一定要了解
↓↓↓
最新!2025蓟州赏花地图来了
据“蓟州文旅”微信公众号消息,春日赏花正当时,蓟州区气象局联合天津市气候中心开展蓟州区花期预报。预计2025年蓟州区花期较常年提前,山桃花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为3月27日和30日左右,其他花卉盛花期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
花期受每年的气象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品种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截至3月23日,今年蓟州区气温较常年偏高0.5℃,光照充足,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因此,各类观赏花的花期较常年提前2-3天。
主要花卉最佳观赏期预测
山桃花花期早,花色艳丽,是蓟州区春天主要观赏花卉之一。目前,根据气候预测数据及花期预报模型,预计今年蓟州区山桃花的始花期在3月27日左右,盛花期在3月30日左右,花期将持续21天左右,最佳观赏时间3月30日~4月16日。全区整个赏花季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
观赏建议
1、游客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适时挑选晴好天气出行赏花。
2、山区早晚气温较低,赏花时,应注意做好保暖和安全工作。
3、春季降水少,空气干燥,大风天气频发,是山区防火的关键时期,赏花应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保持安全车距
莫让“一步之遥”招来“无妄之灾”
行车上路
保持安全车距十分重要
可以让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及时采取制动或者避让措施
如果车距保持不好
很容易发生追尾或剐擦事故
有时甚至会多车连撞
近日,我市宝坻区蓟宝公路发生一起典型追尾事故,为所有驾驶人敲响安全警钟。事发时一辆白色SUV在临近路口时,因未保持安全车距且未及时减速,撞上了前方正在等候红灯的黑色小客车。惯性导致黑色小客车失控前冲,与前方另一辆等待通行的黑色轿车发生二次碰撞。事故造成三车不同程度损坏,万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路上争分夺秒
赢不来速度
更换不来安全
一步之遥可能酿成大祸
安全车距才是平安之道
交警提示
这种"贴尾式"跟车行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根本来不及采取有效制动。因此在驾驶途中,驾驶人要随时留意前方道路的突发情况,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车速和车距,让清醒预判成为您最可靠的安全气囊!
天气预报
微风转西北风4-5级阵风6-7级
10到2℃
微风转西北风4-5级阵风6-7级
12到3℃
微风转西北风4-5级
22到9℃
西北风3-4级转微风
23到10℃
综合:新华社、天津发布、天津气象、天津交警
责编:宋壮、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