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02

评论

61

4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血栓,又见血栓!从文班亚马到利指导,NBA该敲响警钟了!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62字,阅读需8分钟

1.NBA雄鹿队的利拉德因右小腿深静脉血栓无限期休战,暂时退出NBA比赛。

2.除利拉德和文班亚马外,活塞队的奥萨尔·汤普森也曾因血栓而长期休战。

3.然而,英格拉姆在康复后成功重返NBA,证明了血栓问题并非不能治愈。

4.由于NBA球员的高强度运动和久坐,血栓问题已成为球员的新梦魇。

5.为应对血栓危机,球员需重视久坐间歇活动、补水及基因筛查,联盟则应优化赛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根据NBA资深记者Shams的爆料,雄鹿队的利拉德不幸确诊了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将无限期休战,暂时退出NBA比赛。

图片

这个所谓的“无限期休战”,基本就相当于赛季报销了——毕竟前不久才有文班亚马确诊右肩的深静脉血栓,而马刺队那边,已经宣布了他赛季报销。

而除了利指导和文班亚马之外,上赛季,活塞队的奥萨尔·汤普森也曾因为血栓而不得不退出赛场长达9个月之久——好消息是,他回归之后的表现颇为亮眼,这也证明了在当代医学条件下,血栓并非不能治愈,而且康复之后依然能回归赛场,倒也算不幸中的大幸。

但无论如何,两位联盟里的门面级巨星,因为血栓而无限休战,足以让球迷们意识到,即使这些巨星拥有顶级的运动能力,但碰上血栓这样的“隐形杀手”,职业生涯也会遭遇到重大威胁。

从波什的黯然退役到英格拉姆的惊险重生,血栓已经成为了NBA球员的新梦魇,而且似乎还有着发作频率增加的趋势。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血栓。

一、那些曾经被血栓困扰的NBA明星

大多数球迷第一次认识到血栓对球员健康的残害,应当是在2015年——那一年,热火队的当家球星、曾经的三巨头、11 次全明星提名的克里斯·波什,在当季全明星赛后,因为肺部不适而被送医,然后确诊了肺部血栓。

经过治疗后,波什很快重返赛场,但在第二年,他又被检测出腿部血栓而不得不无限期休战。尽管后来腿部的血栓也被治愈,他也曾多次考虑重返 NBA,然而在医生“继续打球可能致命”的警告下,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复出,并在2019年正式退役。

图片

而如果比较关注当时NBA新闻的朋友就会知道,在那段时间里,波什并不是唯一一个罹患血栓问题的NBA球员。

就在波什被确诊血栓问题的前几天,前 NBA 球员杰罗姆·克尔西在膝盖手术后因血栓问题去世,享年 52 岁。

而那个赛季,效力于布鲁克林篮网队的米尔扎·特莱托维奇,也被诊断出双侧肺栓塞——他和波什一样,经过治疗后短暂的回到了赛场,但在两年后再次被检测出血栓问题,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还有从湖人变成鹕人又变成猛龙的布兰登·英格拉姆,他在湖人队的最后一年就确诊了手臂的深静脉血栓,并在康复期间被交易到鹕人。而令人振奋的是,英格拉姆通过手术移除了血栓,并切除了压迫血管的肋骨,治愈后的几年里,也没有再度复发,并入选了全明星,成为了鹕人的当家门面——这也证明了血栓问题确实可以被完全治愈。

图片

除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奥萨尔·汤普森、利指导和文班亚马,以及上述球员之外,曾经遭遇血栓困扰的球员还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我詹另一个曾经的队友、巴西影帝瓦莱乔,以及雄鹿队曾经的波黑球员泰勒托维奇。不过前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并有着漫长的职业生涯,在骑士队和勇士队都收获了冠军戒指(但他拒绝了其中一个);而后者就比较不幸,血栓被治愈几年后再度复发,被雄鹿裁掉后选择了退役。

还有最近饱受湖人队球迷诟病的克里斯蒂安·科洛科,他在2023年效力猛龙时同样确诊了血栓,治愈之后回到了NBA,然后与湖人签了一份双向合同。

二、血栓,球员的“隐形杀手”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血栓本质是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固,从而导致血管的淤积甚至是堵塞。

图片

在传统的医学认知里,只有老年人和肥胖人群才是容易感染血栓的对象,但随着不少NBA球员罹患血栓问题之后,也有医学专家指出,NBA球员其实也是血栓的易感高危人群。

比如,长途飞行的久坐(NBA球员年均飞行超10万公里)和颀长的身材(如2米26的文班亚马),都有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困难;而高强度运动后的脱水和高强度对抗下的肌肉挤压伤,都有可能激活人体的凝血系统从而导致血液出现高凝反应;以及频繁的投篮和对抗所造成的血管内皮微损伤,也有可能是导致血栓诞生的温床。

在过去,NBA各队的医疗小组对于血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其初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肌肉拉伤或疲劳,然而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或者进入脑部引发脑梗,都有不低的致死概率。

图片

与此同时,在治疗血栓期间,需要长期服用血液抗凝药物,而职业运动的高对抗性会导致出血风险激增——在体内有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止血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血栓问题如果不能被及早发现和治疗,甚至于如果复发,那么对于球员而言,几乎就可以宣告职业生涯的结束。

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认为,罹患血栓如果发现得够早,而且病灶相对局限,那么完全治愈和康复的概率也并不低。

不过英格拉姆也曾坦言,在接受手术过后,哪怕是知道自己已经痊愈了,但每次抬手投篮时依然会出现下意识的心理恐惧,通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他才最终克服了障碍重回赛场,由此可见血栓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球员的生理,心理因素也不容被忽视。

三、NBA血栓病例增多?是时代病?

总体而言,在一个只有500名球员左右的体育联盟里,出现了这些个案例,确实并不能算很常见。

至少,资深驻美记者鲍仁君就另有一番见解,他认为,“NBA球员容易血栓”这个观点主要还是因为明星效应,因为普通人发生血栓的概率在0.1%和0.2%之间,如果统计NBA球员过去20年的血栓样本,其实是低于普通人群的。

图片

但无论如何,最近两三年里NBA联盟、甚至是NCAA里,血栓问题确实变得更频繁了一些,而且不管是易感还是非易感,现实的残酷在于——血栓可能瞬间摧毁职业生涯,而能否“重生”,只能取决于发现时机与治疗手段。

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当前NBA的密集赛程下,球员频繁跨时区飞行,久坐导致下肢血流淤滞确实已成常态,而当代球员普遍身材更高、肌肉更发达,同时球场上的对抗性也变得更强。

与此同时,医学检测的进步,如MRI等技术的普及,也让早期诊断率获得了提升,能更快地确诊血栓问题。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不得不说的是,服用合成类固醇药物会极大地增加血栓风险——尽管NBA的药检严格程度自称是位居体育界前列,但就在不久之前,前NBA球员塞巴斯蒂安·特尔菲尔在接受VladTV采访时,就直接爆出猛料,声称NBA很多球员都会使用类固醇;而昔日的NBA扣篮王“小土豆”内特·罗宾逊,不幸罹患肾衰竭,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质疑是滥用类固醇所导致;更不用说NCAA对于禁药的监管是出了名的放松,WATA在前不久就刚刚点名了NCAA的药物滥用问题。

图片

总而言之,无论是何种原因所导致,对于球迷而言,像利指导和文班亚马这样的顶级球星因为血栓问题而离开赛场,当然会极大的影响到联盟的精彩;而哪怕对于一般的NBA球员而言,单单是“有可能导致退役”这一点,也足以让NBA对可能的“血栓危机”敲响警钟。

对球员而言,需要更为重视久坐的间歇活动、补水及基因筛查;对联盟而言,或许应考虑优化赛程以减少长途飞行。

当球迷为球星的数据欢呼时,也该意识到——那些看似无敌的“超人”,血管中可能正潜伏着随时爆发的暗流。生命与职业生涯的天平上,没有人能承受“侥幸”之重。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