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夺冠之路 | 宓思威:征服世界的枪法是怎样炼成的?

在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上,中国特警B队(浙江特警)问鼎冠军,所有看过比赛视频的人,早已被这群人枪合一的特警小伙所折服。9名参赛队员中,海宁特警宓思威以枪法见长,他在整个赛事中涉及的枪支种类最多,承担的射击任务最复杂艰巨







图片






那么,这征服世界的枪法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把时钟往前拨一拨,我们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宓思威1997年出生于海宁周王庙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7岁时,他常常盯着父亲一身军装、持枪而立的照片出神。

17岁,宓思威就读于海宁市高级中学,在繁重的学业之余,他会从网上找来《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在宿舍里每天背诵。

高考过后,宓思威毫无悬念地收到了浙江警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在警院的射击课上,宓思威终于亲手摸到了真正的枪支。可他很快发现,实战与理论不是一回事,很多次他信心满满地打出5发子弹,可上前检靶时却只找到了3个弹孔。宓思威向老师申请,把自己打过的靶纸全部拿回去。一有空,他就拿着这叠靶纸反复研究,久而久之,他眼前出现了子弹出膛后走出的那条抛物线,把问题想明白后,射击成绩飞速提升。

图片






警校毕业,宓思威加入海宁公安巡特警大队。从小的热爱和善于思考的特质让宓思威成为一棵优秀的特警苗子,但是从“优秀”“世界冠军”之间,他又走过了怎样的一条路?

网上有个关于宓思威的爆火视频,画面中宓思威做了一个拔枪的动作,他的小臂肌肉瞬间“拉丝”与枪支形成了一条线,这样的肌肉群是宓思威日复一日的训练结果。

稳定是射击的关键,为了让自己的每次出枪都能像一台机器一样稳定,宓思威研究每一种枪支的射击特点,然后对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

备战全国赛和世界赛期间,宓思威年均打掉6万发子弹,连坚硬的武器都承受不了这样的训练量,生生打坏了4支枪,宓思威却以血肉之躯扛了下来。

“我虎口这个地方比别人多出一块‘肌肉’。”宓思威抹着他的右手说道。定睛一看,哪是什么肌肉,是反复磨砺之后形成的厚茧

图片





功夫不负,这种稳定性最终把宓思威送到了世界级赛场上,并成为全队的一根“定海神针”

比赛首日,宓思威在“火力突击”科目中首发上场,跑动、越障、据枪——“砰”,随着手中防暴枪里的子弹稳稳射入靶心,宓思威心头的一块大石落下。

“你知道这一枪有多难吗?”海宁公安巡特警大队教导员鲍晓敏是看着宓思威一路成长起来的,很多困难宓思威自己从来不提,但是鲍晓敏知道。

“防暴枪的口径有这么粗!”鲍晓敏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比划道,“而且它没有膛线,精准度远不如手枪步枪,射击准度全靠队员控枪。比赛现场风力大,用弹又是比平时训练用的橡皮弹更轻的海绵弹,太考验枪手的临场应变能力了。”鲍晓敏说道。

宓思威十分清楚这一枪的分量,如果没有射中会加时30秒,在这种差之毫厘的比赛中,加时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赛前他有两次试射的机会,必须在这两次机会中精准测算出现场风力、子弹偏转角度,从而找到自己的瞄准角度、射击力度,并在比赛当中分毫不差地把子弹送出去。

宓思威做到了,作为“火力突击”项目的组长兼防暴枪手,他带领队伍拿下了宝贵的“开门红”

图片




如今,宓思威已经归队一个多月了,现在他是嘉兴公安巡特警突击队青年民警集训队教官,每天在自己训练之余,还要做好教研和带教工作
“我看你这个收枪姿势,就知道你急了,肯定打不好。”宓思威对徒弟韩晓说道,只一眼,他就指出了问题所在,“打精度就是要慢慢瞄,每一步都不能急躁,包括收枪。”
“我们正在筹建以宓思威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首先肯定是要把他在枪械射击方面的经验形成系统课程,做好青年突击手的梯队建设,下一步也打算把范围扩展到其它武器警械的规范化使用,供全警学习。”鲍晓敏说道。



你可能喜欢


来源:平安时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