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角逐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又一“青铜王国”何以一枝独秀?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中,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与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双双入选,引发考古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老龙头墓地凭借其“独树一帜的青铜文明”与“多元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被专家誉为“西南山地考古的一枝独秀”,成为本届评选的热议焦点。  

图片

老龙头墓地全景


图片
K12殉马坑


千年青铜文明“活化石”:老龙头墓地的四大亮点


01

西南青铜时代的“标尺性”墓地

老龙头墓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核心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分布最密集、墓葬数量最多的青铜时代墓地。经过四次抢救性发掘,已清理墓葬2042余座(已发掘墓葬数量相当于滇文化发掘墓葬的两倍)、殉马坑1个,出土陶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7600余件(套)。其文化序列从商末延续至西汉早期,跨越近千年,完整构建了盐源盆地青铜文化的年代框架,为西南地区文化谱系研究提供了关键标尺。  



图片

M294出土陶器

图片

M57铜立人


02

“尚马之风”与青铜技艺的巅峰

墓地的随葬品中,三轮青铜马车模型、青铜马具、马头殉牲等元素凸显了盐源盆地独特的“尚马文化”。这种习俗多见于北方草原,却在西南山地生根发芽,成为当地社会精英地位与财富的象征。此外,墓地还发现了中国第一套完整青铜腰机和大量铸匠墓(出土石范、鼓风管等冶铸工具),实证了盐源青铜器本地铸造的技术体系,填补了西南冶铸史空白。




图片

M57铜勺、案及马车出土场景

图片

M57铜马车

图片

M1000马衔与马镳


03

信仰交融:神树、双马与太阳崇拜

老龙头墓地最具辨识度的文物当属青铜枝形器,其主题多为双马神拱卫太阳,融合了中原神树崇拜与欧亚草原双马神信仰。铜镜上的“四鸟绕日”、双耳罐上的展翅雄鹰等元素,则与古蜀文明太阳崇拜遥相呼应,展现了西南先民“向阳而生”的精神世界。  

图片

M115枝形器


04

多元文明的“十字路口”  

盐源盆地地处横断山区,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老龙头墓地的出土文物中,既有欧亚草原的联珠饰、带柄铜镜,又有滇文化的铜鼓、蛇首短剑,甚至可见东南亚海贝与西亚费昂斯珠的踪迹。这种“文化熔炉”现象,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成为研究古代民族交融与对外交流的鲜活案例。 


图片
M1100铜镜

图片

M307金珠

图片
图片


专家热议:为何称其“一枝独秀”?


中国考古学会多位专家指出,老龙头墓地的价值不仅在于文物数量与规模,更在于其学术维度的不可替代性。它为青藏高原东部文明演进提供了年代学框架,揭示了西南山地青铜冶铸的本土化路径,串联起中原、草原、东南亚的文化网络,重绘古代西南边疆的历史图景。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强调:“老龙头是‘从边疆发现中国’的典范,它证明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古支撑。”  

图片
M1200铜戈

图片

M1148铜铠甲



盐源老龙头墓地与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的双双入围,彰显了四川作为“考古大省”的深厚底蕴。前者以青铜文明的光华再现了西南边疆的文化交融,后者以远古遗存揭开了人类演进的隐秘篇章。它们共同书写着巴蜀大地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独特坐标,也为世界文明研究贡献了“中国答案”。  





来源:云上凉山客户端
图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郭舒曼
责编:曹澜
编审:阿比伊木
终审:蒋映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