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安全生产培训是预防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然而,近年来,一些机构的安全培训出现了“走过场”、考试把关不严格甚至涉嫌考试作弊等行径,严重扰乱正常安全生产秩序,导致一些安全技能不足的人员进入有关岗位,给安全生产带来风险隐患。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因未接受正规安全生产培训而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在少数。近来,不少城市强化了对安全培训机构的复核检查,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从业机构。(中新社)
如果将“安全生产”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应该说,这三个层面的具体工作,都是需要以必要的安全培训作为支撑的。安全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传统意义上,一般都是以单位内部“过来人传经送宝”的方式开展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意性。而近年来,随着这块业务越发专业化、市场化,越来越多的安全培训机构进入这一赛道,其整体性推高了业务水平,却也在局部出现了泥沙俱下的乱象。
当下,很多企业都是通过“购买市场服务”的方式,来履行安全生产培训业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原本合情合理。可从现实反馈看,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培训机构就被查出,存在档案管理不规范、培训学时“缩水”、师资力量不达标、培训流程不规范、考试把关不严等问题……这看似是发展中的问题,其实说到底,还是某种结构性的必然。现实中,很多培训机构并不是“专业人做专业的事”,而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立场就偏颇了。
安全培训这门生意,很大程度上也是“谁出钱谁说了算”,用工单位出钱搞培训,培训机构其实并没有多少话语权。此类培训最直接的意义,是帮企业的员工获得特定的“作业资质”,存在着某种功利性、应试性。一切为了拿证,以记住考点、拿下分数为出发点,而不是真正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这导致了“课程缩水”“讲课虚浮”等等问题。完成了安全培训,却依旧没有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防护能力,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安全培训机构想着利润最大化,生产机构则想着“培训支出”最小化。我们看到,不少安全生产培训服务项目的招标,价格都卷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要想从根本上让安全生产培训落到实处,就必须进一步强化相关培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注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