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
2.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
3.特朗普表示,关税将促使更多生产转移到美国,为政府创造新的收入,帮助减少国家债务。
4.然而,经济学家认为关税将推高汽车价格,伤害消费者利益。
5.此外,加拿大、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已表示将对美国新加征的汽车关税作出反应,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传闻已久的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大棒”终于落地。
涵盖整车及零部件
根据白宫当天发布的一份文件,特朗普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称此举是为保护美国“国家安全”。文件显示,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该文件还表示,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即“美墨加协定”)框架下,汽车进口商将有机会认证其在美的国产部分,并将建立相应机制确保25%的关税仅适用于非美国产部分的价值。
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表示,在商务部长与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协商之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将继续免征关税。
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还称,关税将促使更多生产转移到美国,为政府创造新的收入,帮助减少国家债务。但经济学家认为,关税将推高汽车价格,伤害消费者利益。
“擅长”关税大棒
此前的2月18日,特朗普就在记者会上提出,要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将于4月2日实施,并称关税或将在一年内“大幅提高”。而如果汽车企业在美国建厂,则没有关税。
特朗普当时还表示,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和大型半导体公司将很快宣布进军美国、在美国建厂,关税和激励措施正在鼓励这些公司作出这样的决定。他说,希望在宣布加征关税前给他们一点时间,以使其进入美国。
加征关税,似乎已经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最“擅长”之举。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2月4日正式生效。2月15日,特朗普宣称已对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金额高达6000亿美元。
搅动全球汽车业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表示,特朗普最新宣布的关税,对汽车行业是一次“重大打击”。他表示,福特和通用汽车股价大幅下跌,汽车成本增加将降低需求,尤其是在消费者财务状况较弱的情况下。他预计美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将出现“大规模裁员”。
此前,美国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不会帮助美国的汽车工业,只是炸出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洞”,他目前只看到了“大量的成本和大量的混乱”。
3月2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将很快对美国新加征的汽车关税作出反应,并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卡尼说,特朗普宣布的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
“我对美国决定向欧盟出口汽车加征关税深感遗憾。”当地时间26日深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份声明中称,通过美欧深度融合的供应链,汽车业推动了创新、竞争力和高质量就业。该声明强调,关税就是税收,对企业不利,对美国和欧盟消费者更不利。欧盟作为一个由27个国家组成的强大共同体,将联手保护欧盟工人、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约137万辆汽车,占到日本总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占比最高。据日媒27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表示,必须考虑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所有选择方案都会成为讨论对象。石破茂称,反制措施也在所有考虑的选择方案之内。
尽管中国汽车对美出口量较少,但中方一贯反对美国加征关税措施。2月4日,针对美方加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此外,中国商务部已将美方的征税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这一动作显示出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