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77

评论

27

3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32岁小伙子路遇老者骑电三轮侧翻,救助后直言:“我扶起的不只是老人,也是社会的良心吧……”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62字,阅读需4分钟

1.32岁的陕西渭南小伙子张亮在乡道上发现一位老人骑电动三轮车侧翻,立即上前救助并联系送医。

2.张亮的同伴用手机拍摄视频留证,证明张亮并非肇事者。

3.老人女儿表示父亲无大碍,否认救人者被诬告。

4.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表示,应理性看待帮扶争议,让每个平凡善举都能被温柔以待。

5.《民法典》184条已提供对善意救助者的保护,社会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我扶起的不只是老人,也是社会的良心吧。咱不能因噎废食,该帮还得帮,该扶还得扶么!”3月27日,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寻求进一步“证明”时,救助摔倒老人的陕西渭南32岁小伙子张亮态度鲜明。

乡道上路见老人骑电三轮侧翻,路过司机救助前同伴拍视频留证据

张亮告诉记者,3月26日,在渭南市华州区瓜坡镇通往金惠小学的乡道上,一六七十岁的老者驾驶电动三轮车意外侧翻,他驾车经过发现后,与同行人员上前帮扶并联系送医。

图片

图片


张亮同伴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显示,侧翻的三轮车横在道路转弯处,车身无明显碰撞痕迹。当时老人额头有擦伤流血,意识也有些恍惚,张亮询问老人受伤的情况和家庭住址,老人未明确回复。拨打120后,张亮用老人手机给其子女拨打电话,未接通。随后张亮及同伴在原地等待医护人员,直到与老者相识的村民介入后,张亮一行才离开了现场。

图片


“拍视频是怕说不清,但该帮还得帮。”视频拍摄者、与张亮同车的张女士坦言,最初她犹豫是否停车时,张亮已打方向盘靠边。她回忆,在张亮和她介入前,路过老人身边的车辆和行人并不少,但还没人查看老人的伤情。而在张亮扶老人的过程中,有路过的村民前来询问张亮是否是肇事者,“好在有视频为证,才没有引起误会。”她说。

老人女儿称父亲无大碍,民警称帮人反被诬告确曾发生过

3月27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摔倒老人的家属,家属证实,系老人自己驾驶电动三轮车不慎摔倒。
“父亲骑车经验不足,拐弯时慌了神。”摔倒老人女儿说,目前她父亲受伤的头部已进行了缝合,左腿有淤青,好在没有骨折,“我父亲目前无大碍,拍了几个CT,正在医院观察。”针对路过者称救人者可疑的议论,老人女儿明确否认,“车身没有任何撞击痕迹,张师傅纯粹是热心人。”
对于救人者担心被诬告,渭南市有民警表示是非常少见的,但可以理解,同时证实2023年曾有一起被救人诬告案,警方介入后,已通过监控视频快速澄清。对于张亮的善举,民警表示赞扬,但也提醒,非专业救援需注意安全防护,“建议先设置警示标志再施救。”

社会学家:应理性看待帮扶争议,让每个平凡善举都能被温柔以待

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对张亮和同伴主动帮助他人、拍摄视频留证的做法表示赞许。
王晓勇指出,这起普通的帮扶事件中,虽没有英雄式的壮举,也不存在戏剧化的反转,但“老人衣袖上的血渍、司机沾灰的工作服,构成的是中国乡土社会最朴素的互助图景。当‘扶不扶’的讨论回归生活本真,或许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让每个平凡善举都能被温柔以待。”
王晓勇表示,近年来,手机拍摄及监控视频的覆盖,使救助纠纷大幅度减少,对于此前出现过“救人被讹”的罕见案例,“公众不必过度紧张,但保留证据确是必要之举。”此外,《民法典》184条已提供了对善意救助者的保护,“法律为善行兜底,社会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编辑 刘梦雨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