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清澈度提升
典型案例展示①
奉贤区金海街道上海之鱼水系
基本情况
上海之鱼湖水系,东至金汇港,南至浦南运河,西至金海公路,北至航南公路,涵盖龙潭社区和少湖社区,试点面积约2.4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内有3条区级河道,分别为齐贤排河、金海大庆河、上海之鱼湖,涉及河道长度约0.57公里(上海之鱼湖为湖泊,未计长度)。上海之鱼湖建设工程2017年竣工验收,水域面积为54.40公顷,经过水生态建设及运维方面的努力,三条河(湖)水质均能达到Ⅲ类水,透明度清澈见底或大于80厘米,亲水服务受益人数超5000人。整个水系呈现“水草摇曳、鱼游浅底、水禽翩跹”的和谐自然生态景观。
技术措施
上海之鱼湖水系主要采用“水生森林净化技术”和“水生生物操纵技术”进行生态建设。其中,一期水生态工程(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共种植沉水植物3万平方米,挺水浮叶植物1000平方米,投放水生动物1.8吨;二期水生态工程(水域面积35万平方米),种植沉水植物10万平方米,投放水生动物3吨。
水生森林净化技术
上海之鱼湖水系构建了以沉水植被为先导,从深水区茎生草到浅水区基生草,再到滨水区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科学搭配,形成错落有序的水生森林系统和水下“立体、生态、绿色”的景观,实现了生态净水、绿色美景的双重效果。
水生生物操纵技术
同时,通过投放水生生物进行生物操纵,充分利用鱼虾螺贝草等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和营养级关系完善水生态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经验做法
在工程建设层面,治理措施主要采用“水下森林技术”,利用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水体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在运行维护层面,工人主要通过日常维护、水生植物维护、水生态调控及轮捕轮放等方式进行系统性养护。通过收割水生植物将污染物质带离水体,利用生态手法降低水质净化成本;优化养护作业流程,增加电动维护船、电动割草船等,提高运行维护工作效率。同时定期进行鱼类动物轮捕轮放,捕捞鱼类种类达十余种且价值上万余,大大增加生态经济效益。
水利处、奉贤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