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11

评论

182

15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成人禁入!上海市民一旦躺平就被举报,困扰了上海人很久的问题:公园草坪为何不能碰?

AI划重点 · 全文约3025字,阅读需9分钟

1.上海静安公园草坪禁止成年人踩踏,引发市民不满,质疑为何公园草坪不向成人开放。

2.静安公园工作人员表示,禁止成年人踩踏草坪是为了保持草坪的观赏性,避免大人踩踏导致草坪斑驳。

3.事实上,上海全市已有至少295座公园的草坪向市民游客开放共享,总面积达500多公顷。

4.然而,部分公园因面积小、不可移动文物较多等原因,其公园草坪仍以观赏为主,未向市民全部开放。

5.专家认为,国内大部分城市草地比例相对低,养护经费跟不上,导致公园草坪禁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春日来临,不少人会选择与亲朋好友在闲暇的午后,前往附近公园的草坪上歇息玩乐。上海公园中人满为患的消息,也因此“刷屏”。但是,有市民反映,近日,他们在上海静安公园草坪上休息时,遭到了保安的驱赶。

疑惑:公园草坪为何不向成人开放?

“我一岁多的孩子跑到草坪上去了,孩子爸爸走上前去抱孩子,被保安喝止。说是成人不能踩踏草坪。这个规定合理吗?”

近日,一位带着孩子到静安公园出游的母亲,因在草坪上活动的问题,和静安公园的保安,产生了不愉快。

“真是离谱,我们难道任由孩子跑掉吗?”这位母亲说。

她的遭遇不是个案。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在静安公园草坪上活动时,遭到了保安的劝阻。一时间,无法在静安公园的草坪上“躺平”,成为许多成年游客的遗憾。

3月24日下午,记者在静安公园草坪附近看到,正如这些市民所言。静安公园的草坪,是一个很适合“躺平”放松的地方。

春日时分,草坪周围的花树已经完全盛开,午后的阳光映在青葱的草坪上,给人带来十分温和舒适的观感。美丽的景观,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停留。一些小朋友在草坪奔跑玩耍,家长们则坐在草坪旁边的石板地面上,遥遥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不过,记者发现,成年人不许踏上草坪,似乎已成了这座公园里的“默契”,每当发现有成年人躺卧在草坪上,就有其他游客向保安举报,领着保安驱赶躺在草坪上的游客。

图片

解释:劝阻是为了维护草坪的观赏性

3月24日下午,记者目睹游客领着保安,驱逐躺在草坪上的成年人的举动。

为何公园禁止成年游客踏上草坪?对此,静安公园工作人员解释,这实际是为了保持草坪的观赏性。


图片


“我们这片草坪很漂亮,是很多人喜欢拍照的地方。小孩子在草坪跑一跑没关系的。但如果放任大人随意进入草坪,成年人的体重很容易将草坪踩得斑斑驳驳,失去了观赏性。”


工作人员说,为了保护草坪,静安公园特意在草坪附近竖了一块公告,鼓励市民文明使用草坪


在草坪附近巡逻的保安也告诉记者,在公园里,有不少市民会自发帮助他们监督其他游客:“如果我们不阻止,他们会追问我们,问我们为什么不阻止他人踩踏草坪。”

在草坪附近巡逻的保安也告诉记者,在公园里,有不少市民会自发帮助他们监督其他游客:“如果我们不阻止,他们会追问我们,问我们为什么不阻止他人踩踏草坪。”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全市范围已有至少295座公园,317处的草坪向市民游客开放共享,总面积达500多公顷,其中的部分草坪,还向市民开放了露营服务。大多数公园以“应开尽开”为原则,设置了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共享草坪。但确实有部分公园因面积小、不可移动文物较多等原因,其公园草坪仍以观赏为主,未向市民全部开放。

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很多年
2023年,小观就有过报道
当时,记者带着
“公园的草坪哪些向市民开放,
哪些只能观赏?
的问题询问了
各区的绿化和市容管理部门
得知目前全市并无统一的可查询的平台,是否开放由公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比如静安区有21座公园,每个公园不止一块草坪,是否开放、开放时间均由公园自己决定,公园会结合每块草坪的草种、养草期、人流密度做出灵活调整。而从目前各区绿地开放数量来看,市中心的绿地开放较少,郊区开放多一些。

黄浦区目前的公园中,只有复兴公园内有一片开放绿地。为了提高绿地的耐踩踏性,这片近8000平方米的草坪将不同草种混种在一起。随着季节更替,绿化养护人员也会根据土地情况进行草种调整:秋冬季会种植冷型草,到了夏天再换一批耐高温的草种,如马尼拉草等暖季型草坪。

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称,市中心部分公园种植的是观赏性草坪,常伴随各类观赏花卉和相关展览,草坪开放时段较短。例如,静安雕塑公园,有雕塑展时,草坪是不开放的;同处市中心的静安公园不建议成年人进行踩踏草坪,但面向小朋友开放,园方为此安排专人在现场巡逻解释说,“由于草坪种植是冬季型草,大人的体重相对较沉,不利于其生长和养护”。

内环外的公园面积较大,草坪块数也相对较多,更有条件对公众开放,如大宁公园日常会通过分地块、分时段对草坪进行养护,来确保公园内常年都有向公众开放的草坪区域。

和市中心相比,杨浦区、闵行区和浦东新区的公园绿地开放得更多些,只要是没有围栏的草坪,大家都可以上去游玩、运动,而在非草坪养护期的节假日和双休日,许多绿地对公众开放帐篷区,可以自行搭帐篷露营。

到了郊区,绿地开放程度更高。以金山区为例,本着“能开尽开”的原则,已经开放了十余座城市公园草坪区。这些开放公园内种植的多为百慕大和狗牙根等耐踩踏的草坪,养护人员也会定期修剪草坪,同时为草坪裸露区域做好补种工作,保持草坪常绿的景观效果。

不少人提出过疑问:
为什么国内的草坪多是景观草坪
但欧洲、澳洲的草坪
是用来奔跑、聚餐、晒太阳的?

不同公园绿地的管理也各有不同:有的禁止入内,有的允许踩踏。究竟原因何在?

“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是人多草坪少,养护经费跟不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赵蔚近年经常参与社区环境更新类项目,其中涉及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布局。据她了解,因为草地的维护成本远高于树林灌木,所以设计建设公园绿地时,草地比例相对低。

“草坪是否允许踩踏,虽然和草坪上的草种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养护成本问题。”赵蔚说,现在的公园草坪很多都会选用耐踩草种,比如狗牙根、黑麦草等等,但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流量大,允许踩踏的话对草坪的磨损和质量影响大,需要更频繁的养护。“为节约成本,一些公园自然会采取限制进入的方式。”在她看来,开放的绿地少市区少、郊外多,主要也和人流密度相关。

图片
不少公园的草坪,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景观草坪 (2023年报道时拍摄

“国内很多绿地是按照观赏性草坪设计的,从一开始就没考虑成为人的活动范围。”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炜华告诉记者,作为从事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也很希望人们都可以走上草坪,这样人群可参与的活动范围就大了,但由于城市中心区域的人流过于密集,绿地确实很难做到完全开放。

高炜华提到了“人均绿地”概念,“欧洲国家要上草地的人流量和他们拥有的草地量的比例,使得他们哪怕完全开放,也不会出现人群大规模踩踏的情况;但我们的公园绿地,人流量非常大,尤其是市中心的公园,一旦公园完全开放,必然每天都会被人踩,到最后就是没有草。”

站在专业角度分析,高炜华认为草坪禁踩分两个方面:一是草种经不起踩,二是土壤不宜经常被踩。“大量的踩踏会让土地形成板结。哪怕有的泥土地面上并没有草,经过反复被踩,土地也会变硬,造成地面透水、透气性不好,最终不能长草。”因为工作关系,高炜华也多次被人问及“为什么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就可以踩踏”,事实上,高尔夫球场上的果岭草并不适合踩踏,“但一个人打高尔夫球,和一群人打拳,所谓的踩踏完全是两码事”。

一边是市民对开放草坪的巨大需求,一边是市中心公园还是以观赏性草坪为主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矛盾,能否从设计上增加公园内可踩踏草坪的数量呢?高炜华解释,公园内的绿地是固定的,每块绿地又会有叶绿含量指标,草地、灌木、树木的设计布局,直接会影响公园周边的降尘、降噪效果,并不是市民对草地有需求,公园就应该拿出更多绿地单纯种草。

图片
市中心路边的草坪上随处可见爱护勿踩的提示 2023年报道时拍摄

万科集团环境专家孙铭远给出的解释更为直接。“国内外对于草坪的理念并不相同。就好比国外落叶不扫,国内大多是扫的。国外草坪上的暖草,到了冬天会任由它枯黄,国内对草坪有绿色执念,公共绿地和小区内的绿地大多会在暖季型草上撒一层冷季型草(黑麦草),通过冷暖草交替的方式确保草地常年绿油油。”

高炜华也举例,有一类匍匐型的草叫结缕草,很耐踩,从专业的角度会觉得草坪上用这个草挺好,很多足球场以前都是用这种草,但所有匍匐型的草冬天都会泛黄,公园绿地为了能保持青绿的视觉效果,宁愿选用不耐踩的观赏型草。

孙铭远直言,其实人和动物的踩踏,能在无形中帮助青草传播种子,这也是各类草地繁衍后代的方法之一。“景观草坪也不是完全不能踩踏,只是因为担心控制不好量,不得已选择‘一刀切’。”以小区为例,一片草坪10个人踩和100人踩,对于青草和土壤的影响肯定不一样,为了便于管理,告诉业主“请勿踩踏”最方便。“一旦开放,如何要求前100个业主可以踩,第101位业主不能踩?这不是人为制造麻烦吗?”


本文综合自:新闻晨报、上观新闻

相关作者:张益维 贺佳君 谢飞君 王一凡

微信编辑:泰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