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5

评论

11

1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美少女拉杜卡努止步迈阿密八强,她已经走出跟踪狂和伤病带来的阴影?

AI划重点 · 全文约2586字,阅读需8分钟

1.2024年3月28日,美网冠军艾玛·拉杜卡努在迈阿密硬地公园球场止步八强,尽管输给了世界排名第五的佩古拉。

2.拉杜卡努在迪拜公开赛上遭遇跟踪狂,导致心理崩溃,但如今似乎已经从阴影中走出。

3.赛后,拉杜卡努表示对自己的表现非常自豪,尽管输了比赛,但看到了积极的一面。

4.然而,拉杜卡努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受到资本和媒体的关注,这使得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

5.通过面对跟踪狂事件,拉杜卡努逐渐学会了面对人生中的全新课题,展现出更加坚强的一面。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3月28日,迈阿密硬地公园球场。

随着一记正手回球出界之后,主裁报出了最终比分,艾玛·拉杜卡努垂下球拍,她明白自己已经输掉了比赛。

图片

但现场观众给予她的掌声,并没有比赢家佩古拉要少。

一方面是,拉杜卡努在夺得美网大满贯之后,职业生涯一直不太顺利,伤病绵绵,这也是她第一次杀入WTA1000赛的八强,尽管在一番鏖战后惜败于当前世界排名第五的佩古拉,但依然值得鼓励。

另一方面是,就在一个月之前,这位美少女在迪拜公开赛上遭遇了跟踪狂的恶劣骚扰,一度精神崩溃,而现在她似乎已经从阴影中走出来了。

赛后,英国姑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在用止汗带擦拭着额角发梢上的汗水,迈阿密的潮湿空气,将她的英语氤氲得格外柔软:“我对自己的表现非常自豪。佩古拉从头到尾都保持高水准的发挥。尽管输了比赛,但我在这一周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我在迈阿密打出了精彩的比赛并晋级八强,这感觉很棒。”

能看到充分享受比赛的她,确实很不容易。

自2021年美网创造了以资格赛选手身份夺冠的童话之后,拉杜卡努的职业生涯就开始朝着某种她无法掌控的方向转变。

图片

她甜美的外形,在当今越来越力量化的女子网坛里,就如同一股稀缺的清流——谁还记得上一个贴着“网球甜心”标签的女子实力派网球手?大概是沃茨尼亚奇?再早一些的,可能是辛吉斯?

无论如何,商业资本从未停止过寻找下一个网球甜心的脚步, 它们试图掌控过莎拉波娃,但最终失败了,然后,从科维托娃和科斯蒂亚再到布沙尔,终于等来了拉杜卡努的夺冠。

一个多么好的猎物!

拉杜卡努就这样迅速被包装成了“全球化偶像”的完美符号,奢侈品广告、地铁海报、电视访谈……她的面孔无处不在。

没有人愿意被资本物化,但如果把这个物化的过程,包装成灰姑娘的南瓜马车,又有多少小姑娘能够识破并坚定地拒绝呢?

职业体育早就是名利场,莎拉波娃在里面滚了好几圈,遍体鳞伤之后才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她把心灵硬化,最终成就了大女主。

不够冷酷和坚强的人,终究是适应不了这个名利场。

但拉杜卡努的身上,却始终保留着几分少女的天真,她依然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私生活:长相可人、家境殷实、剑桥学霸,妥妥的白富美标签。 从她的社媒里的布景也能看出来——图书馆、健身房、比赛场,还有偶尔与闺蜜们逛个街,生活里充满了阳光,身为华裔的她,甚至还能玩出“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梗来。

图片

同样的,她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大众的认可。

但在美网夺冠之后,她的职业生涯其实并不顺遂,甚至如同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2022年四次伤退、2023年手腕手术缺席大半个赛季、2024年初又因脚踝韧带撕裂暂别赛场。温网退赛风波中"终结穆雷生涯"的指责,频繁更换教练团队的迷茫,都在她22岁的灵魂刻下深深划痕。

但即便是在最低谷的2023年,她的商业价值依然高居WTA前三,地铁海报上的笑靥与赛场上的憔悴形成残酷对照。

拉杜卡努的真诚与娇憨,在被资本包装放大之后,为她带来了高度曝光、以及众多狂热粉丝,然而聚光灯的交汇处,也最为危险。

图片

2022年,一名前亚马逊快递员三次闯入她家,偷走父亲的鞋子作为“纪念品”,最终被判5年限制令。

与此同时,有多少人疯狂的爱你,就会有多少人疯狂的讨厌你。

在社媒上,除了对拉杜卡努的疯狂和热爱之外,同样也充斥着大量的不屑与讽刺,有人说她“靠运气夺冠”,有人嘲笑她“商业价值高过竞技实力”,而这些人最喜欢称呼她为——“花瓶”。

美丽,易碎,而且没有内涵。

如果拉杜卡努足够没心没肺,就像艾玛·纳瓦罗一样,好好当一朵人间富贵花,或许就不会陷入自我内耗当中。

但聪明人总是想得更多,而且想要得更多,这是人性使然,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拉杜卡努身上的那些矛盾之处,她既舍不得聚光灯下的曝光,又不愿意成为那个“被物化”的虚拟身份。

某次赛后,在混合采访区的镁光灯下,她低头摆弄着矿泉水瓶盖轻声说:"有时候我真希望从未赢得美网。"

图片

所以,那个爱开车兜风、打麻将、回沈阳探亲的普通姑娘逐渐开始笨拙地尝试着,在镜头前压抑真实的喜怒。

这不是真实的自己,但却是大家需要的拉杜卡努。

直到一个月前的迪拜站,又一名跟踪狂,从新加坡公开赛开始尾随,跨越3600英里,辗转阿布扎比、多哈,并精心地挑选了一个安保防线最松懈的时候,在餐厅里坐到了她的身边,强行要求签名、合影和拥抱。

这位22岁的姑娘,顶着空前的恐惧感,独自应付着跟踪狂,直到安保成员赶来将男子带离。

但在迪拜站的比赛里,拉杜卡努竟然又在前排观众席上看到这名跟踪狂之后,她的心理终于崩溃了,尤其是在她的团队和赛事安保已经人手一张跟踪者照片,却依然没能挡住这最深层的梦魇。

在那一刻,或许所有的委屈、恐惧和愤怒袭来,让拉杜卡努失控了,她蜷缩在裁判椅后,泪水模糊了视线,“我看不清球,几乎无法呼吸”。

图片

尽管迪拜警方随后逮捕了该名男子,但拉杜卡努却选择撤回指控——或许是因为恐惧,或许是因为无力面对漫长的法律程序。

此后的印第安维尔斯站,她首轮脆败,面对记者"是否心理阴影影响发挥"的追问,她只是倔强摇头:"今天的问题出在球场上。"

但网络世界的恶意从未因她的脆弱稍减分毫,"one slam wonder"的嘲讽如附骨之疽,那些曾将她捧上神坛的网球专家,此刻正用"应该放下骄傲"的点评编织新的荆棘王冠。

通过跟踪狂事件,拉杜卡努的痛苦也终于得以将她内心的血淋淋暴露于人前。

有人叹息,有人不屑,有人狂欢。 但身在名利场,这种事情总是要经历和适应的,除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把内心武装得更为强大之外,别无他法。

生活就是这样,你想得到什么,总要学会失去一些什么。

22岁的拉杜卡努,有着太多的故事——“天选之女”的童话,与荆棘王冠共生的寓言,女性运动员被物化的隐痛等等……

而她的痛苦在于,自己只想要做一个爱网球的普通女孩,却成为了资本所期待的“网球甜心”。

于是,在2025年3月13日,拉杜卡努选择关闭了自己拥有260万粉丝的INS账号,简介栏里只剩下简单明了的——“Athlete(运动员)”。

图片

她只想好好打球。

这次迈阿密站的出色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自信果敢的她,正手进攻和分点打得极为赏心悦目,依稀可以见到昔日美网冠军的几分风采。

在十六强战中,她2-0横扫了阿尼西莫娃,终于闯进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00赛八强——虽然迟了一点,但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赛后她对记者说道:“我最自豪的是找回了斗志,每球必争,不断激发出这一股拼劲。我觉得这是过去几个月甚至是过去几年我有时缺少的东西。我渴望胜利,在场上充满斗志,想要接起每一个球,这是我本周最大的收获。”

带着这样的想法,就算输给了佩古拉没能再进一步杀入四强,也不会有太多遗憾吧?

也许对现在的拉杜卡努来说,下一个大满贯看上去遥遥无期,但那又怎样?关键在于,她选择站在聚光灯下,勇敢地去面对人生里的全新课题。

总是要走出这一步的。

图片

此刻的硬地公园球场正在拆除广告桁架,印有她面容的某奢侈品牌海报缓缓降下。但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正在升起:排名从302位回升至57位的轨迹,训练时在地面压出的汗渍,以及每次救球时观众席爆发的声浪——这些细微的响动,终将汇成冲破梦魇的晨钟。

希望拉杜卡努能够享受她未来的人生旅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