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孜州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迎来春雪。雪花纷纷扬扬洒落,滋润着大地万物,村民们也在这场春雪中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坝坝会。
本次坝坝会的主题,是针对邛山景区“农文康旅”融合建设的实施向村民再次征集意见。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多关于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
千万资金浇灌“绿水青山”
为充分激活丹巴县文旅动能,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充分链接成华区文旅资源优势,持续加强对丹巴县文旅产业的帮扶力度。
数据显示,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先后投入6600余万元,从旅游交通设施的优化、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文旅业态的多元化与创新开发等多个方面着力,综合提升甲居藏寨的整体吸引力和游客满意度,让甲居藏寨成为丹巴旅游的“金字招牌”。此外,还投入2400余万元建设“美丽江达·农耕江达”,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推动帮扶工作从生态扶贫向生态富民转变。
自2021年开始,为有效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深挖活用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充分发挥乡村多元价值效益,根据丹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选址巴底镇邛山村,启动邛山片区“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建设,前期投入1300余万元,帮扶邛山通村道路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邛山景区成功创建3A景区。
2024年,为更加系统性、全面性地做好邛山片区建设,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先后邀请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专家团队深入丹巴实地调研,以争创4A级景区为目标,高标准规划“一带、四区、一环”全域发展蓝图,并连续投入帮扶资金约3600余万元,助推景区“农文康旅”融合建设,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与人文要素有机结合,提升开发利用层次,形成多元互动、协同发展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
“美丽经济”点“绿”成金
“为了更好地掌握片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以及地质、植被、交通等情况,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前期专门联合丹巴县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高校专家团队,深入邛山腹地,对片区情况进行实地勘探,站在以绿色生态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角度进行旅游规划。”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对邛山片区的开发将在保护好乡村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实现民族风情与乡村风光、自然生态相融合的高质量绿色旅游。
具体来看,将以保护为主、轻量开发的原则,用好邛山森林峡谷与高山海子资源,以户外运动支持保障为主,建设森林峡谷徒步道以及户外探秘保障设施,让大众游客与深度游客都能在这片自然之境共享生态之美,引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此外,生态康养也将为邛山景区“旅游+”发展增添亮丽的一笔。邛山村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将成为都市人群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选择。
据了解,邛山村及周边村落的农林资源十分丰富。在此基础之上,后续发展的生态养殖、林下种养以及中藏药种植,也将为邛山景区康养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农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将带动周边村落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形成“生态+产业+康养”的良性循环,为邛山景区康养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特色。
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
构建“古韵今声”新叙事
穿过山林道路,如世外桃源般的白色藏寨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邛山景区拥有省级文保单位—巴底土司官寨、国家传统村落—邛山一村、省级传统村落—邛山二村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族风情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构建出美人、美景、美居的美丽画卷。
“邛山景区的人文特色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对邛山景区的开发利用中,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差异化的文旅乡村特质让乡村人文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助推乡村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邛山景区建设将对原留存资源进行“查漏补缺”,保留好嘉绒藏寨民居风貌,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旅游发展要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新时代最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以土司官寨文博馆聚落片区为例,一方面将对土司官寨外围及周边保护提升,另一方面要用好持续建设19年的家庭文博馆“嘉绒藏族博物馆”以及周边民居,共同打造出集文化展示、历史传承、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聚落,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这次对邛山片区的升级,将会使美景和文化的融合走向深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嘉绒藏族博物馆的建设者拥忠彭措说。
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
打造“四季皆可游”的高原古村
目前,部分传统藏寨的旅游形式主要为观光游和民宿游,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体验特色民族文化、品尝特色民族美食、精品包装农产品等未能充分融入旅游当中……面对专家们针对旅游发展状况的把脉,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与丹巴县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沟通,充分链接成华文旅资源,在主题式、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业态上下功夫。
“我们将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特别是补充夜间经济短板。例如,美村·市集将集中发展夜间娱乐消费,如锅庄歌会、咖啡酒吧、美食等;奇遇夜主题夜游活动的开发,将让游客们深入参与互动,构建层次更加多元的旅游消费场景。”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多元化业态将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实现“四季皆可游、季季有特色”,进一步推动邛山景区从“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度假游”转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据了解,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持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全域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档加速”。(成都市成华区结对帮扶工作队、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