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山西做外卖骑手的小山遇到一件糟心事,他在送餐路上发现自己的电动车车标被人偷走,在社交媒体发文吐槽时才发现,车标被偷的人不只他一个。
记者还发现,有不少网友在视频平台上炫耀自己所盗的车标数量,还有人发布视频详细解答如何拆卸车标,其中,盗取九号电动车(车标)被一些青少年用户看作叛逆的象征。
3月26日,记者来到成都锦江区一九号电动车专卖店,该店老板林先生称车标被盗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可以在二手平台卖到几块到十几块不等,另一种就是作为收藏。
记者浏览二手交易平台发现,有关九号电动车车标的交易信息大量涌现。一些基础款车标标注着“原厂拆车件”,售价在30-80元不等;限量款标价高达数百元,但卖家称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更有卖家提供“代拆教学”服务,声称“包教包会,夜间实操指导”。
记者梳理发现,最近就发生了好几起盗窃车标被抓的事件。
近日,江苏新沂公安接到多起九号电动车车标被盗的报警,办案民警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后,将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连带破获了7起关联案件。据了解,这些人盗窃车标正是为了将其放在二手平台售卖。
无独有偶,近日,安徽砀山公安局刑警大队也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电动车的车标被盗,警方通过侦察,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四名“熊孩子”。
一个既不贵也没有什么特殊收藏价值的车标,被盗之后,产生的最大伤害可能便是车主内心的郁闷情绪。那么,这样的小额盗窃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四川恒融律师事务所律师项鸿指出,此类案件暴露了法律方面存在的短板:单个车标价值通常不足以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多地出现同一受害者多次被盗情况,累计金额认定存在争议;二手交易中“传授犯罪方法”与“普通分享”的界限模糊;现有训诫措施对未成年人威慑力不足。
“要想防止此类事件持续发生,需要从家校教育多入手,让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三观。”项鸿称。具体来说,企业可设计不可拆卸的液态金属车标,需专用工具才能拆除;用户教育方面,平台也可在应用界面增设“车标文化倡导专区”,解析盗窃法律后果。
车主停车时应尽量选择有专人看管、安防措施严密的停车场,或有监控覆盖的区域,一旦车辆及财物被盗,需立即报警。同时,对于未成年人通过收集车标与同学攀比、吹嘘的行为,家长要及时提醒、督促改正,切莫让孩子以不可承受的方式或代价接受社会“教育”。
本期封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