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东有情况!美国政府群聊泄密,是意外,还是另有玄机?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70字,阅读需4分钟

1.美国政府群聊泄密事件引发关注,特朗普政府被指草台班子,民主党计划对内阁官员发起质询。

2.《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哥登堡爆料称,在特朗普决定轰炸也门前,他被拉进了一个加密讨论组。

3.事件曝光后,特朗普对《大西洋月刊》的知名度和经营情况表示讽刺,但未追究任何责任。

4.有猜测认为,这次泄密事件可能是《大西洋月刊》为主动针对伊朗的大规模军事准备提供舆论烟幕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拉错群”事件,或是特朗普升级中东局势的烟幕弹

图片

这几天,美国相关的最热的新闻,应该就是“拉错群”闹出来的乌龙了。

简单来说,就是《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弗里哥登堡爆料,在特朗普“拍板”轰炸也门的前几天,他被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拉进了一个Signal平台上的加密讨论组,然后全程围观了一群盯着“贝森特”“鲁比奥”“JD万斯”等美国政要的名字的人讨论要不要轰炸也门、如何轰炸也门。最初,杰弗里以为这是个恶作剧。直到美军飞机真的飞到了也门上空,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因为国安顾问的“误操作”,加入了真正的政要讨论组。

至今,围绕为什么会“误操作”这件事,美国依然没有给出一个官方解释。但合理推测,有可能是因为杰弗里哥登堡的名字缩写“JG”和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利尔“撞车”了。

事情一曝光,全世界都异口同声地嘲笑特朗普政府完全就是个草台班子,美国内部,民主党也开始忙着“反攻倒算”,打算用泄密问题对特朗普内阁的几个主要官员发起质询。

总而言之,华盛顿乱成了一锅粥。

但是,在看热闹之外,这件事也透着蹊跷:《大西洋月刊》的这个主编,是3月11日被拉进群里的,而特朗普对胡塞的轰炸,是上周开始的。也就说,这不是意外爆料,而是一则准备了很久的“延迟爆料”。

图片

延迟爆料,证明曝出来的“料”,大概率是经过审查的。而且,这个主编的爆料里,还有不少聊天内容的截图。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经过批准,肯定也是不能出现在报道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一个“丢人”的大乱子,为什么特朗普要让它被曝光呢?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两党恶斗,《大西洋月刊》站队民主党,所以不听特朗普的话,专门给他添堵,也不是不可能。但这个说法有一个问题,就是以美国两党在党争中互相给彼此“扣帽子”的能力,如果《大西洋月刊》的主编这次真的是给民主党站台的,那以特朗普的性格,肯定不会让他轻易脱身,“泄露国家机密”“威胁国家安全”的帽子一扣,等待他的必然是漫长的司法诉讼。但特朗普这次的反应,却非常“大度”,只是讽刺了一下《大西洋月刊》的知名度和经营情况,就把这件事轻轻揭过了。

除此之外,这件事闹得很大不假,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闯了祸的国安顾问,还是其他在群里的人,都没有任何被追责的迹象。

这样一来,事情就显得更加另有玄机了。

考虑到美国最近在红海方向的动作,有一个猜测是,《大西洋月刊》主编来曝的这个料,很有可能是为美国在也门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一个台阶。

最近,特朗普在中东,一边给伊朗下“最后通牒”,一边又摆出了一副要跟胡塞你死我活的架势。

根据美媒的最新爆料,从上周末开始,美国已经陆续向位于印度洋、毗邻阿拉伯海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调集了7架B2、7架C17和10架KC135R。卡尔文森号航母也开始向中东方向部署。

这样的准备,说是对付胡塞,有点太大动干戈了,不排除是特朗普蠢蠢欲动,对伊朗有些想法。

图片

面对中东的新情况,《大西洋月刊》主编出来曝这个“拉错群”料,目的很可能是搅浑水,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胡塞身上,给美军针对伊朗的大规模军事准备提供一层舆论烟幕弹。同时,曝光的那些“聊天记录”里,其他人说服JD万斯轰炸胡塞的部分,也刚刚好可以为特朗普升级在中东的行动提供解释,提前做舆论动员。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料曝光,可就真是别有深意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