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4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陕北酸曲BGM出圈 表演者:感觉挺好 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48字,阅读需5分钟

1.陕北酸曲成为文旅宣传背景音乐,引发网友热议。

2.表演者杜正强和丁文军是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希望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陕西传统文化。

3.陕北民歌博物馆负责人周淋希望传承好传统文化,加入年轻人喜好。

4.多位传承人表示,希望能传承好陕北说书和陕北民歌。

5.陕北民歌博物馆每周三会开始社团课,定期开展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孩子们了解陕北说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日前,“陕北酸曲成文旅BGM新宠”冲上热搜,“爱青山,爱绿水,爱蓝蓝的天,爱母亲,爱黄河,爱我们乡田......”一段略带魔性的歌曲成为了很多地方文旅宣传的视频背景音乐,很多网友听了直呼“上头”。

图片

表演者:是陕北说书和陕北民歌改编 希望有更多人来陕西旅游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福建文旅、四川文旅、重庆文旅、山东文旅等众多地方的文旅部门都用这段歌曲来介绍当地的景色。众多网友也纷纷跑到这些文旅账号下留言互动:“已经刷到好多省份了,陕北酸曲走向世界了”“各地文旅这是都爱上陕西调了吗”“全是这个bgm,太洗脑了”“这歌叫什么,太上头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段歌曲的表演者是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杜正强和丁文军。两人曾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参加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节目,共同演唱了一首陕北民歌《艄公谣》,将陕北文化向全国人民进行了精彩的展示。

杜正强告诉北青报记者,网上传播的这段“陕北酸曲”是陕北说书和陕北民歌的一种改编, 他平时就喜欢这种充满生活气、烟火气、人情味的曲艺形式。对于自己表演的曲目成了“文旅BGM新宠”,杜正强说,他感觉挺好的,“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陕西的传统文化,希望有更多人来学习和传唱,也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这个来陕西旅游。”

陕北民歌博物馆负责人周淋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段魔性的陕北酸曲可以算是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二者的结合。对于“陕北酸曲成文旅BGM新宠”,周淋说,他希望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年轻人的喜好,让更多人关注陕北的传统文化。

图片

多位传承人:希望能传承好陕北说书和陕北民歌

据陕西文旅介绍,陕北民歌主要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传统音乐,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2008年6月,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最近陕北酸曲在网上的火爆,北青报记者采访了多名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表演者。

陕北民歌博物馆演员、陕北民歌传承人高琳说,她认为“酸曲”是搞气氛、生活化的一种形式,是陕北民歌中的一部分。她从2017年开始学习陕北民歌,之后真正爱上了陕北民歌。2021年8月2日,她成为了区级传承人,“陕北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活二字,有喜有悲、有苦有乐,能表达人的一辈子。”她介绍,目前,陕北民歌已经设立传习所,已有三个校区, “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孩子会唱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文化。”

陕北民歌演员王志行则表示,他从2010年在邻居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和学习陕北民歌,一直走到了现在,“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认为陕北民歌能够为人们带来很多快乐。”他介绍,陕北民歌都是结合实际生活的,每一首歌背后都是一段故事。

陕北民歌博物馆演员、陕北说书传承人陈文艺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从16岁开始学习陕北说书,2016年左右成为陕北说书传承人, “陕北说书在过去是非常火爆的一个行业,我学习陕北说书是因为这是一个让人骄傲的行业,我特别自豪。”

陕北民歌博物馆演员、陕北说书传承人李康说,他从小就爱好陕北说书,2003年从一所艺术学校毕业,15岁毕业后开始系统学习陕北说书, “现在我经常下乡演出,平时也教自己孩子说书,我愿意把说书坚持下去,希望孩子们能传承好陕北说书。”

图片

未来要创作出更多让大家喜爱的作品

对于如今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的发展,这些表演者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志行说,目前陕北民歌存在的一大困境是陷入了创作创新瓶颈期,未来需要多去接触生活,创作出让年轻人、让大家喜爱的作品。李康表示,目前国家对于非遗项目非常重视,他们现在也在进校园、进景区表演,“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要努力将陕北说书传承下去。”陈文艺则表示 ,希望能通过一代一代传承人,将陕北说书发扬下去,“守住传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青报记者从陕北民歌博物馆了解到,目前,陕北民歌博物馆每周三会开始社团课,在课上会为学生们讲授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也会为旅游团、参观者进行表演,“我们会定期开展陕北说书进校园的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陕北说书、喜欢上陕北说书。”周淋说。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实习生 武昱含)

受访者供图

编辑/汪浩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