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2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智能工程菌“精准施策”!西电王忠良教授团队为攻克胰腺癌带来“新武器”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忠良教授团队围绕胰腺导管腺癌难治的临床问题,提出了一种微生物仿生治疗策略,通过工程化益生菌调控半胱氨酸代谢,诱导铁死亡,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据了解,由KRAS基因突变驱动的胰腺导管腺癌代谢重编程,是导致胰腺导管腺癌化疗耐药性的重要因素。然而,KRAS突变所引起的代谢改变,也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代谢“弱点”,尤其是“铁死亡”(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这为利用这些代谢弱点来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新思路。

图片

胰腺导管腺癌细胞通过多重代谢通路建立起了坚固的自我保护体系,使“铁死亡”难以有效触发。基于此,研究团队通过临床样本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胰腺导管腺癌耐受铁死亡的根源与半胱氨酸代谢密切相关,但现有半胱氨酸代谢干预策略存在靶向性不足和代谢补偿效应等问题。

受自然界硫循环的启发,团队利用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构建了智能工程菌,通过缺氧响应元件,精准调控胱硫醚裂解酶(CGL)表达,实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半胱氨酸耗竭。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程菌能够持续且长效分解胞内外半胱氨酸,瓦解相关肿瘤铁死亡防御系统,从而诱导胰腺导管腺癌强效铁死亡。智能工程菌在皮下移植瘤、原位模型及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中,均证实显著疗效,肿瘤抑制率超90%,生存期延长2倍以上。机制研究表明,工程菌不仅能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还可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适应性免疫。该成果为开发代谢干预-免疫调控协同的抗癌疗法开辟了新路径。

图片

据介绍,胰腺癌治疗一直被视为医学领域的“最后堡垒”,本研究聚焦于胰腺导管腺癌铁死亡防御网络的中枢——半胱氨酸代谢,创新性地利用工程化细菌对肿瘤半胱氨酸代谢实现有效且持续的封锁,成功诱导了肿瘤细胞的铁死亡。这不仅为胰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新武器”,也证实了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支持下,活体细菌型药物在效率、持续性以及代谢调控精确性方面的不可替代优势。工程菌疗法未来有望为更多顽固肿瘤带来突破性的治疗可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