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当地时间周五(3月28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715.80点,收于41583.90点,跌幅为1.69%;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12.37点,收于5580.94点,跌幅为1.9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81.04点,收于17322.99点,跌幅为2.70%。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3/28,不作投资推荐)
下周4月2日“关税大日”和4月5日非农报告同时登场,不确定性风险与通胀升高的滞胀担忧夹击,风险资产遭抛售,资金转向避险资产。
大型科技股普跌,谷歌、奈飞、亚马逊、Meta跌超4%,特斯拉、微软、英特尔跌超3%,苹果跌逾2%,英伟达跌超1%。Wolfspeed跌近52%,创美国IPO以来最差单日表现。CoreWeave美国IPO首日收平,报40美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3/28,不作投资推荐)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11%,禾赛跌近12%,小马智行跌逾11%,知乎跌超10%,金山云跌超8%,百度、爱奇艺、蔚来跌超5%,京东、阿里巴巴、小鹏汽车跟跌;再鼎医药涨超3%,百济神州涨逾1%。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3/28,不作投资推荐)
科技股再度领跌、避险板块相对抗跌。有市场交易员指出,季末资金再平衡叠加下周“超级风险周”,促使部分投资者提前调仓避险。
01
核心PCE通胀高于预期
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2月核心PCE通胀同比涨2.8%、环比增0.4%,均高于预期。美国消费端动能趋弱,2月消费者支出环比增0.4%低于预期,前值被下修至负值。受关税威胁冲击,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2月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创1993年来新高,同时消费者信心创逾两年新低。
此外,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3月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5%,创2022年以来新高,预计未来5到10年的年均通胀率为4.1%,达到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02
高盛:密歇根大学数据不靠谱
但是高盛最新发声称“密歇根大学数据不靠谱”,其直言不讳地指出,投资者可以忽略密歇根大学的通胀预期数据。与其他调查相比,密歇根大学的调查在设计上存在诸多局限性。
首先,该调查存在“硬伤”——设计缺陷,与纽约联储和咨商会的调查相比,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样本规模较小,重复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也较少。而且该调查的提问方式是询问受访者预期价格的涨跌幅度,而非直接询问通胀率,并且允许受访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填写答案。
此外,政治偏见和调查方式改变加剧通胀预期偏差,密歇根大学的调查还尤其容易受到关税新闻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数据失真,影响通胀预期的准确性。
因此,高盛得出结论,目前应该谨慎看待密歇根大学的通胀预期数据。即便密歇根大学的数据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攻击特朗普政策的“弹药”,并提高了美联储尽快降息的门槛。但美联储官员不会被“关税导致恶性通胀”的说法吓倒,市场通胀补偿表明今年的通胀上升不会持续到2025年以后,如果经济走弱,未来几年通胀甚至可能略有下降。
03
市场更在意衰退
也有观点认为,相比于通胀,隔夜市场更为在意的,其实反而是经济下行的严峻风险。最直观的理由便是利率市场预期的变动:众所周知,如果人们只是单单忧虑于通胀,那么美联储降息预期理应出现减少。而隔夜的利率市场其实是反过来的——交易员的押注反而向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进行了靠拢。
从美债市场的表现看,也佐证了降息的押注。多个期限的美债收益率周五也出现了两位数基点的大跌。其中,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尾报4.255%,当日下跌逾11个基点,为2月13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国商务部周五报告显示,个人支出月率不及预期表明,家庭需求弱于预期,这表明在对财务状况的担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此外,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意外降至57.0,创2022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报告还显示分项指标崩塌——现况指数暴跌至61.3(前值64.9)。预期指数滑落至54.2(前值56.3)。
受疲软的数据影响,高盛目前已将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年化增长率0.6%,理由是2月份个人支出增长“低于预期”,且1月份数据被向下修正。亚特兰大联储也进一步下调了第一季度GDP的预测至-2.8%——即便亚特兰大联储目前“完善”了模型,多给了组剔除黄金进口误差的GDP预测,但那组预测也已陷入了萎缩。
Renaissance Macro美国经济主管Neil Dutta在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对价格上涨反应敏感。归根结底,通胀最终受到家庭预算约束的制约,而当前的状况正在恶化。”
04
国际金价续创新高
国际金价续创新高,COMEX黄金期货周五盘中一度触及3124.4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价,收盘涨0.88%,报3118美元/盎司。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3/28,不作投资推荐)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重新预期,以及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是近期推动金价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黄金价格仍有震荡走高的可能。
浙商期货高级研究员郑弘认为,后期来看,黄金或维持长期中枢上行趋势,除了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等利多因素外,黄金的保值功能也会提供长期上涨动力。
由于美元债务与政府杠杆率持续走高,美元信用与购买力正持续下滑,各国央行自2022年以来持续大量增持黄金,有利于黄金价格的上涨。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上个月才刚刚将2025年底金价的目标位上调至每盎司3100美元。而本月,金价已经有史以来首度升破了3000美元大关,上行速度之快不得不令高盛再度匆忙“撕报告”、改预测。
高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将金价的预测区间从之前的3100-3300美元,上调至3250-3520美元。
高盛预计,亚洲大型央行将在未来三到六年内继续积极购买黄金,以达到他们预期的黄金储备目标。
高盛指出,在极端风险情景下,金价可能突破4200美元/盎司,中期价格风险偏向上行。虽然俄乌和平协议或股市大跌导致保证金驱动的黄金清算,可能带来短期抛售压力,但这将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入场机会。
对于想要入手黄金的投资者而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提醒,当前金价已处于相对高位,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相较于以短期投资为目的购买黄金,投资者更应倾向于以储备和收藏为目的持有黄金。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满足投资组合多样化与风险分散的需求,还能有效减少因黄金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损失,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目的。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快速开通天天基金交易账户,当天开户当天可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