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6

评论

4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特朗普“汽车关税”重创日本韩国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58字,阅读需8分钟

1.特朗普于4月3日凌晨0时1分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

2.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表示支持,认为这是白宫政策回归优先考虑建设这个国家的工人。

3.然而,各大车企制造商并不开心,因为它们把不少产线和零部件供应放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

4.特朗普警告欧盟和加拿大可能联手报复美国,他会祭出远比目前计划更高的关税。

5.由于此次关税政策,日本、韩国和德国的车企可能面临重创,使其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6日,Trump宣布将于4月3日凌晨0时1分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动力总成等)加征25%的关税。

与之前相对随意的社交媒体发布和接受采访时顺口一说不同,这次Trump亲自出席了3月26日傍晚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他表示自己已经签署了上调关税的行政令,“这是美国解放日的开始”,还称汽车关税将是“永久性的”,没兴趣谈判,也不会给予任何例外。

对于欧盟和加拿大可能联手报复美国的传闻,Trump警告道,他会祭出远比目前计划更高的关税。

图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一家高档购物中心的特斯拉专卖店。特斯拉在美国境内建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是此次“汽车关税”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针对这一重磅新闻,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表示坚决支持,称“这一决定标志着白宫政策回归优先考虑建设这个国家的工人,而不是贪婪无情的公司,总统今天的行动创造了历史”。

然而各大车企制造商却并不开心,因为美国车企跟那些国外车企一样,把不少产线和零部件供应放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样属于关税打击的对象。

一位汽车公司高管表示:

“加拿大每年有100万辆汽车是由美国制造商制造的,其中50%是美国零件,55%是美国原材料,他(指Trump)现在准备将它们推下悬崖……”

真是应了前文那句话:国安诚可贵,经济价更高,若为选票故,两者皆可抛

图片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一直敦促政府免除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关税,因为这三家公司在加墨两国设有大量配套供应企业,这也是他们对内应对美国工人罢工的底气所在。

2024年美国进口了约800万辆汽车,占总销量的一半,贸易额高达2400亿美元。

这2400亿美元的巨额蛋糕中,墨西哥占了近800亿美元,其次为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和英国。

如果说墨西哥这个“美国最大的汽车供应国”有水分,里面很多是美国车企自己建的厂,那么日本、韩国和德国就是实打实的每年向美国出口几百亿美元汽车。

考虑到目前美国对乘用车仅征收2.5%的关税,对卡车征收25%的关税,如果加征25%的关税,乘用车和卡车将分别被征收27.5%和50%的关税,从而给日本、韩国和德国的车企造成重创,使其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图片
图片汽车产业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占其GDP的5%,从业人员达100万人。世界各大车企都在墨西哥有布局,也包括部分中国零配件商,2024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了约1810亿美元的汽车和零部件。

接下来谈谈各方面的反应。

1、

首先得承认,Trump征收高额关税的举动确实可以逼迫部分车企将产业转移至美国本土,毕竟美国汽车市场太庞大、利润太高了,没有谁愿意舍弃。

就在新关税公布的前一天,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Trump亲自转发了这一消息,称赞这项投资“清楚地表明关税非常有效”。

除现代汽车外,大众正在考虑将奥迪和保时捷的生产转移到美国,日产也表示考虑将其在墨西哥的产线转移到美国。

当然,赴美建厂涉及成本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那是后话了。

简单来说,Trump认为美国汽车产业因低价进口车而显著减弱,必须通过关税予以保护——1960至1970年代美国生产了全球约一半的汽车,到1980年代中期下降到20%,2010年代后期则降至10%……

2、

说来有趣,与之前那种针对个别国家的统征关税不同,此次“汽车关税”仿佛是用来精准打击美国盟友的。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市场一直是日本、韩国和德国汽车企业的钱袋子。

以日本为例,它对美国出口商品中金额最大的就是汽车,占总出口的28.3%,第二大产品为汽车零部件,占出口总额的5.8%——以上两项均在Trump关税打击范畴内。

在美方宣布加征关税后,石破茂首相紧急与外长岩屋毅、内阁秘书长林芳正和其他主要官员进行商讨,事后表示“极其令人遗憾”“我们强烈要求不对日本适用25%的加征关税”“举全日本政府之力进行应对”。

据野村证券的分析,汽车往往由日本厂商的美国当地子公司进口,然后批发给当地经销商,如果关税被转嫁到售价上,那么价格优势就会减弱。

据测算,新车平均价格每上涨1%,需求就会减少2%,假如25%的关税落地,可能对日本六家大型车企造成约200亿美元的影响,使其盈利状况大幅恶化。

图片2月访美期间,石破茂与Trump的会晤氛围很好,一度给日本舆论许多“期待”。
图片日经新闻对日本车企的前景忧心忡忡。

3、

Trump的关税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美国与盟友,乃至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欧洲、日韩、加墨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之所以重视对美关系,一方面固然是希望得到美式秩序下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密切经济往来的考量。

因为美国是最大逆差国,所以绝大多数从美国那里赚到钱的国家都愿意跟华盛顿保持良好关系——除非万不得已,谁会跟金主过不去呢?

这原本是一种双赢局面,美国用美元(纸币)和不打算归还的美债换到了来自各国的廉价商品,各国则拿到了具有良好保值性和流通性的美元。

然而Trump则认为,该模式对美国制造业及其从业者十分不利,从长远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设想一下,假如美国主动削弱它跟欧洲、亚洲和美洲盟友的经济关系,无疑将间接影响这些国家对华盛顿态度,并重塑国际政治的利益格局。

刚刚过去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effrey Sachs用“原始”“无知”“虚假” 等字眼形容Trump的贸易政策,他语带讽刺地说道:

“当汽车关税宣布时,汽车股价发生了什么事?它下跌了5%。这将损害美国的汽车工业,使它永久丧失竞争力……享受全球市场吧,比亚迪!”

Jeffrey Sachs的发言引来全场笑声。

图片比亚迪在墨西哥城的展示厅。比亚迪原本计划在墨西哥建厂,但墨西哥政府在美国施压下对中国汽车制造商保持一定距离,拒绝为在当地投资的中国车企提供低成本的公共土地或减免税优惠,让这一计划生变。
图片中国电车早在拜登时期就被征收了100%关税,相当于遭美国市场排除。早期国内三大车企均为合资企业,即一汽、上汽和东风,然而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角正从“国企”转向“民企”,在巨大国内市场积蓄起力量的民营车企开始对海外加强攻势。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和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本质上是由美元霸权带来的汇率高估所造成的,有什么产业能比印钱来得容易呢?

在美元霸权的优势地位下,过去几十年美国人早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精英阶层也早就将投身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目标,而不是传统制造业。

用某位学者的话说:当一个原本勤劳的家庭获得了一棵摇钱树之后,家里的脏活、累活自然会转交给村里的邻居们去做。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振“美国制造”其实是个伪命题,它只有在美元霸权塌陷后才有可能实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