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40家基金管理人的2024年营收数据已公布,多数公司营收呈现下滑趋势。
2.倚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公司营收与净利润连年双降,产品线更全面的公司才能对冲主动权益的滑坡。
3.与此同时,一些公司凭借差异化布局和降本增效策略,在行业寒冬中实现逆势增长或利润优化。
4.降本增效后,曾经光鲜的薪酬体系随之崩塌,2024年最早在基金业掀起降薪潮的股东方高管税前年薪无一超过300万元。
5.过去的一年既是基金业降费改革的阵痛期,也是业务转型的加速期,能否在更多领域抢先机,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将成为基金公司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这一轮行业洗牌中,不同业务结构的公司表现分化显著,降本增效与业务转型成为生存关键
文|《财经》记者 黄慧玲
过去的一年既是基金业降费改革的阵痛期,也是业务转型的加速期。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能否在更多领域抢先机,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将成为基金公司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一场更深层次的洗牌已然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回暖显著,但经历了多年熊市的投资者只想“回本”。随着主动权益基金净值的修复,主动权益并未出现资金大幅净流入,反而出现了越涨越赎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此类公司的经营压力。
同为招商系的招商基金2024年净利润下滑5.9%,受主动权益类基金拖累明显,混合型基金规模下降21%。
责编 | 张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