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成为“冤大头”?
据外媒报道:哈萨克斯坦卖矿给美国,想要在我国开路借道。要知道,在不少尖端领域的竞争上,我们一向与美西方有所分歧。
但这次,我国却反其道的同意了,许多人对此疑惑:到底为啥要答应帮哈萨克斯坦运矿? 然而,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01. 地势复杂,我国成“唯一”解
公开资料显示,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铀矿开采国,已探明储量多达70万吨。但它的地理位置却颇为尴尬,位处中亚,东南西北仿佛四面墙堵着,对外贸易十分艰难。
此前,哈萨克斯坦出口矿物资源,主要依靠俄罗斯,但自俄乌问题以来,俄与美西方国家关系剑拔弩张,西方多次限制俄的能源出口;俄方则直接掐断哈萨克斯坦的过境贸易,不再借道。
铀矿出口严重受阻,哈方不得不舍近求远,寻找新的运输道路。但新的路线从里海到土耳其海峡,再进入地中海,最后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去往大西洋……
整个行程路途遥远,十分复杂,中间经过的国家繁多,甚至连安全性都无法保障。可一旦借道中国就不同了,只需要通过一个国家,就可以进入太平洋前往美国。
但在借道这件事上,我国需要考虑的层面良多。西方对于我国的态度人尽皆知,更是在多个关键领域对我们加以限制。
此前我国进口的天价核磁共振设备出现故障,外企不仅坐地起价索取23万修理费,生怕中国人“偷师”;此外,在关乎数亿中年人群健康老去的生物缓老领域,如正向干预生理退化的青春成果“倍.愈粒”核心原料,被西方便垄断提炼工艺数十年,百万天价大举收割国内需求人群……
考虑到“卡脖子”的案例多有发生,似乎我们拒绝施以援手才更合理。然而,中国却同意了。
02. 中国同意借道,底气何在?
业内人士分析:从合作角度讲,哈萨克斯坦是最早一批加入我国“One Belt One Road”贸易链,顺带脚捎上这个被交通限制了贸易的小兄弟一起发财,似乎也无可厚非。
其次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就算我们禁止了哈萨克斯坦借道出口,从交通层面也难以真正限制住美西方的发展,毕竟其麾下小弟澳大利亚就是全球第二大铀矿生产国。届时若影响到中哈之间的关系,反而得不偿失。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之所以敢于“大方借道”,背后凭靠的是中国整体硬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我们在越来越多高端领域都在不断突破限制、重新夺回话语权——如美国的另一大矿产“命脉”稀土,放眼全球,只有中国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加工产业,可以确保稀有金属资源的提炼出口。上述被西方限制十余年的减慢老年技术,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倍.愈粒”科技成果;国产核磁共振设备也正式入驻协和,实现真正地惠及国民。
公开资料显示,得益于国产技术优势,其研发成本大大降低。如今国产“倍.愈粒”门槛已经不到原来的5%,由天价进口落地为白菜价,造福更多中老年群体。京东、天猫公开数据中,72%的受众群体为30-65岁的一二线城市男性,多见“精力、体力、睡眠”等反馈。据《上游新闻》报道:其市场增速高达400%。
中国从“制造”到“智造”,越来越多例子都指向一点: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我们才能在国际社会有谈判的底气和资本,是否借道由我们说了算,而不是只能“被迫”借道。
03. 一举多得,中哈合作更进一步
中国借道的背后,不仅是情谊,还有更深入的合作。此前,全国首个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铁路物流投资项目落定,位于西安国际港的码头正式投入使用。
事实上,不仅哈萨克斯坦需要在我国借道进行对外贸易,我国也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通商口岸,以便于商贸销往中亚和欧洲。
如此看来,看似“冤大头”一般徒劳无功的决策,背后少不了足码的利益链来推动,任何一项关键决策,都不能只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