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引发美债市场脆弱性担忧——海外周报第84期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李星宇(18810112501)

核心观点



1)随着国债供应持续增长,对冲基金基差头寸同样持续增长,任何外部冲击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2)美国国债市场的脆弱性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对冲基金高杠杆基差交易、经纪交易商缓冲能力有限以及国债供应增长加剧脆弱性。其中,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进行国债现券-期货基差交易,是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3)尽管调整杠杆率、提高初始保证金等传统政策工具可以改善美债市场脆弱性,但是仍有诸多局限。相比传统政策工具,Kashyap et al.(2025)建议美联储在购买国债的同时,通过卖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保持久期中性。这种操作仅提供流动性支持,且不改变货币政策立场。

报告摘要



一、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引发美债市场脆弱性担忧

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建议,美联储应考虑设立一项紧急计划,一旦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发生危机,该计划将平仓高杠杆的对冲基金交易。

(一)什么是美债市场基差交易?

基差(Basis)指的是现货市场(国债现券的价格)和期货市场(国债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在美债市场中,基差交易通常是指利用国债现券与国债期货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策略。基差交易的目标是通过买入低估的一方(现货或期货)并卖出高估的一方,在价差收敛时获利。

(二)美债基差交易主要参与者?

根据Kashyap et al.(2025),美债基差交易中有三大参与者,即资产管理者(Asset Manager)、对冲基金(Hedge Fund)以及经纪交易商(Dealer)。资产管理者的衍生品需求推高基差,吸引高杠杆对冲基金套利,而交易商受限于资本约束,在压力时期无法充分吸收平仓冲击,导致市场功能恶化。

(三)为什么担忧基差交易风险?

美国国债市场的脆弱性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对冲基金高杠杆基差交易、经纪交易商缓冲能力有限以及国债供应增长加剧脆弱性。 其中,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进行国债现券-期货基差交易,是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此外,国债供应的持续增加将促使对冲基金在国债-期货基差交易中持有更大的杠杆头寸。

(四)如何应对基差交易的风险?

传统政策工具的局限性。尽管调整杠杆率、提高初始保证金等传统政策工具可以改善美债市场脆弱性,但是仍有诸多局限,包括无法解决基差交易的根本脆弱性、无法应对资本冲击驱动的平仓、无法消除周期性保证金上调的放大效应、对市场流动性危机的缓解作用有限等。

对冲式购买的四大优势。相比传统政策工具,美联储在购买国债的同时,通过卖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保持整体久期中性。这种操作仅提供流动性支持,不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且具备四大优势,包括明确区分市场功能与货币政策、无需预设退出时间表、降低利率风险暴露以及缓解道德风险等。 

二、海外高频数据及事件跟踪 

1、重要数据回顾:①美国2024年实际GDP增速终值被上修,2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下滑,3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3月Markit制造业PMI重回萎缩区间,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创逾两年新低,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超预期。②欧元区3月标普全球综合PMI达去年8月以来新高。③日本东京3月CPI保持在央行目标水平上方。

2、美国基本面高频:①景气上行的有:消费(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边际回升)、就业(美国初请和续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物价(大宗价格和汽油零售价回升)。②景气下行的有:WEI指数(经济景气下行)、地产(房贷申请数量回落)。

3、美国流动性高频:①美国金融条件紧缩,欧元区金融条件紧缩。②离岸美元流动性:有所改善。日元、欧元兑美元3个月掉期基差回升。

风险提示:文献理解存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报告目录



图片

报告正文



一、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引发美债市场脆弱性担忧

根据彭博新闻报道,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建议,美联储应考虑设立一项紧急计划,一旦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发生危机,该计划将平仓高杠杆的对冲基金交易。本周报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美债市场基差交易?

基差(Basis)指的是现货市场(国债现券的价格)和期货市场(国债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在美债市场中,基差交易通常是指利用国债现券与国债期货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策略。由于国债期货的价格反映了对未来某一特定国债(“可交割债券”)的预期,而现货价格是当前实际交易的价格,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微小但可利用的差异。

基差的具体定义为: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其中,转换因子是期货合约用来标准化不同可交割国债的工具,因为国债期货允许交付多种符合条件的国债。基差交易的目标是通过买入低估的一方(现货或期货)并卖出高估的一方,在价差收敛时获利。

图片
(二)美债基差交易主要参与者?
根据Kashyap et al.(2025),美债基差交易中有三大参与者,即资产管理者(Asset Manager)、对冲基金(Hedge Fund)以及经纪交易商(Dealer)。资产管理者的衍生品需求推高基差,吸引高杠杆对冲基金套利,而交易商受限于资本约束,在压力时期无法充分吸收平仓冲击,导致市场功能恶化。
1、资产管理公司
作为“真实资金”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债券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是基差交易中唯一主动承担利率风险(久期风险)的主体。其核心动机是通过组合现券与衍生品实现久期匹配,同时优化资产负债表。
具体来看,1)现券持有,即直接购买长期国债,承担利率波动风险;2)衍生品使用,即通过期货或利率互换延长久期,节省资产负债表空间以投资公司债等高收益资产。资产管理者对期货的净多头需求推高期货价格,压低期货隐含收益率,导致基差扩大,吸引对冲基金和经纪交易商入场套利。
2、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通过现券-期货基差交易套利,即买入现券(Long Cash Treasuries)同时做空等久期期货(Short Futures),赚取基差收益。对冲基金的融资方式是通过回购市场以高杠杆融资获得现券头寸,仅需少量自有资本。3、经纪交易商 经纪交易商则有着双重角色,即做市与套利。其中,日内做市是指提供现券买卖流动性,赚取买卖价差,而基差套利是指持有现券多头并做空期货,但需完全对冲利率风险,套利收益为基差。当对冲基金平仓时,交易商被迫吸收现券头寸,挤占做市资本,导致买卖价差和回购利差同步扩大。
3、经纪交易商
经纪交易商则有着双重角色,即做市与套利。其中,日内做市是指提供现券买卖流动性,赚取买卖价差,而基差套利是指持有现券多头并做空期货,但需完全对冲利率风险,套利收益为基差。当对冲基金平仓时,交易商被迫吸收现券头寸,挤占做市资本,导致买卖价差和回购利差同步扩大。
图片
(三)为什么担忧基差交易风险?
根据Kashyap et al.(2025),美国国债市场的脆弱性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对冲基金高杠杆基差交易、经纪交易商缓冲能力有限以及国债供应增长加剧脆弱性。 其中,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进行国债现券-期货基差交易,是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
1、对冲基金高杠杆基差交易
对冲基金基差交易的核心机制是,对冲基金通过回购融资高杠杆持有国债现券,并通过卖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形成“现券-期货基差交易”。由于保证金比例较低,对冲基金仅需少量资本即可持有大规模头寸,依赖短期融资滚续。
但是,高杠杆基差交易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一是保证金上调,即市场波动时,期货交易所可能提高初始保证金,导致对冲基金被迫追加抵押品;二是回购融资断裂,即交易商中介能力受限时,对冲基金面临融资成本飙升或断贷风险。
回顾2016-2024年间的历史数据,对冲基金回购融资规模与期货空头头寸高度负相关。此外,2020年3月,我们看到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期货中的空头头寸急剧减少。具体来说,在3月3日至17日的短暂间隔内,对冲基金空头头寸减少了620亿美元,而对冲基金的回购融资证券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
图片
2、经纪交易商缓冲能力有限
经纪交易商通过做市(提供流动性)和套利(吸收基差)实现维持市场的功能,但受到监管约束(补充杠杆比率)的限制。由于经纪交易商需在做市、基差套利、回购中介间分配有限资本,压力时期被迫收缩业务。例如,2020年3月,经纪交易商吸收对冲基金抛售的570亿美元现券,但导致做市能力下降,国债买卖价差扩大了2.7倍。
图片

3、国债供应增长加剧脆弱性

国债供应的持续增加将促使对冲基金在国债-期货基差交易中持有更大的杠杆头寸。资产管理者(Asset Manager)需通过期货延长久期,推高对冲基金(Hedge Fund)以及经纪交易商(Dealer)的套利需求。根据Kashyap et al.(2025)的实证结果,国债发行量每增加100亿,对冲基金期货空头头寸扩大5亿。

图片
(四)如何应对基差交易的风险?
1、传统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根据Kashyap et al.(2025),尽管调整杠杆率、提高初始保证金等传统政策工具可以改善美债市场脆弱性,但是仍有诸多局限。具体来看,1)调整杠杆率可缓解交易商压力,但实证表明其效果有限(Cochran et al.,2023),且无法解决基差交易的根本脆弱性。2)扩大回购工具覆盖范围允许非银机构(如对冲基金)直接使用美联储回购工具可改善融资压力,但无法应对资本冲击驱动的平仓(如保证金上调或投资者赎回)。3)设定最低保证金要求通过提高初始保证金可抑制杠杆,但无法消除周期性保证金上调的放大效应,且需动态调整监管规则以应对压力情景。4)中央清算虽能通过跨保证金降低基差交易成本,但无法阻止由资本冲击引发的强制平仓,对市场流动性危机的缓解作用有限。
2、对冲式购买的四大优势
相比传统政策工具,Kashyap et al.(2025)建议美联储在购买国债的同时,通过卖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保持整体久期中性。这种操作仅提供流动性支持,不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且具备四大优势:1)明确区分市场功能与货币政策,避免2020年量化宽松混淆政策目标的教训,防止市场误读利率信号;2)无需预设退出时间表,可根据市场恢复情况灵活平仓;3)降低利率风险暴露,避免美联储因持有未对冲国债而承担潜在损失;4)缓解道德风险,对冲操作不会创造“Fed Put”,减少对冲基金过度冒险的动机。


二、海外高频数据及事件跟踪

(一)过去一周重要数据及事件回顾

1)美国2024年实际GDP增速终值被上修,2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下滑,3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3月Markit制造业PMI重回萎缩区间,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创逾两年新低,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超预期。1)美国2024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增长2.4%,预期增长2.3%,初次修正值增长2.3%,初值增长2.3%,前值增长3.1%。2)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0.9%,预期下降1%,前值增长3.3%。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0.7%,预期增长0.2%,前值增长0.1%。3)美国3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92.9,预期94,前值由98.3修正至100.1;消费者现况指数134.5,前值由136.5修正至138.1;消费者预期指数65.2,前值由72.9修正至74.8。4)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9.8,预期51.8,前值52.7;服务业PMI初值为54.3,预期51,前值51;综合PMI初值为53.5,预期51.3,前值51.6。5)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57,低于初值57.9,创逾两年新低。一年期通胀预期终值5%,初值4.9%;五年期通胀预期终值4.1%,为1993年2月以来最高,初值3.9%。6)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超过预期的2.7%和前值2.6%;环比则上涨0.4%,超出预期和前值0.3%,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2月个人支出环比仅增长0.1%,收入却增长0.8%。

2)欧元区3月标普全球综合PMI达去年8月以来新高。1)欧元区3月标普全球综合PMI录得50.4,预期50.8,前值50.2,为去年8月以来新高;3月服务业PMI录得50.4,预期51,前值50.6;3月制造业PMI录得48.7,预期48.2,前值47.6。2)法国3月CPI初值同比升0.8%,预期升0.9%,2月终值升0.8%;环比升0.2%,预期升0.3%,2月终值持平。3)欧元区3月工业景气指数-10.6,预期-10.5,前值-11;经济景气指数95.2,预期97,前值96.3;服务业景气指数2.4,预期6.7,前值5.1。

3)日本东京3月CPI保持在央行目标水平上方。日本东京3月CPI同比上涨2.9%,预期2.2%,前值2.2%;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4%,持平市场预期,但低于前值的2.5%;剔除生鲜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核心CPI同比上涨2.2%,前值1.9%。

4)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特朗普当天还称,美国将会对木材和药物征收关税。

(二)未来一周重要经济数据及事件
图片
(三)周度经济活动指数
美国经济活动指数回落。3月22日当周,美国WEI指数降至2.07%(四周移动平均为2.31%),上周为2.32%(四周移动平均为2.40%)。
德国经济活动指数回升。3月23日当周,德国WAI指数升至0.33%(四周移动平均为0.22%),上周为0.14%(四周移动平均为0.19%)。
图片
(四)需求
1、消费: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增速边际回升
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增速边际回升。3月22日当周,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升至5.6%,前一周为5.2%。
图片
2、地产:美国按揭贷款利率回落,房贷申请数量回落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回落。3月27日,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6.65%,前一周为6.67%,前两周为6.65%。
抵押贷款申请数量回落。3月21日当周,美国MBA市场综合指数(反映抵押贷款申请数量情况)降至247.5,环比前一周下跌2.0%。
图片
(五)就业:初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续请失业金人数回落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续请失业金人数回落。3月22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2.4万人,前一周为22.5万人,两周前为22.3万人。3月15日当周,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185.6万人,前一周为188.1万人,两周前为185.1万人。
图片
(六)物价:大宗价格回升,美国汽油零售价回升
大宗商品价格回升。3月28日,RJ/CRB商品价格指数306.87,较前一周涨0.4%,较前两周涨1.4%。
美国汽油零售价格回升。3月24日,美国汽油零售价3.00美元/加仑,较前一周涨1.9%,较前两周涨1.8%。
图片
(七)金融
1、金融状况:美国金融条件紧缩,欧元区金融条件紧缩
美国金融条件紧缩,欧元区金融条件紧缩。3月28日,美国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0.09,一周前为0.30,两周前为0.20。同期,欧元区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1.37,一周前为1.38,两周前为1.30。
图片

2、离岸美元流动性:离岸美元流动性改善

日元对美元3个月掉期基差回升,欧元兑美元3个月掉期基差回升。3月28日,日元兑美元掉期基差为-25.8bp,欧元兑美元掉期基差为0.3bp,一周前分别为-26.4bp、0.0bp。

图片

3、国债利差:10年期美欧及美日国债利差走阔

10年期德意国债利差走阔,德葡国债利差收窄。3月28日,德国与葡萄牙、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差分别为-50.7bp、-112.1bp,一周前分别为-52.3bp、-105.6bp。

10年期美欧及美日国债利差走阔。3月27日,10年期美欧国债利差为151.8bp,一周前为140.4bp。3月27日,10年期美日国债利差为279.2bp,一周前约为272.3bp。

图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31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引发美债市场脆弱性担忧——海外周报第84期》。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