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延宕至今,俄乌两国“双输”,谁都回不了头。
对于乌克兰来说,国土沦丧、家破人亡,与俄罗斯已成杀破冤仇。
不管外界怎么理解这场战争,乌克兰人一定会认为这是卫国战争,俄罗斯是侵略者。
只要乌克兰不灭,谁上台执政,都很难与俄罗斯和解,都只能一边倒向西方。
当然,一旦形成对西方的绝对依赖,乌克兰将绝对被西方拿捏。
特朗普逼迫泽连斯基签订“矿产协议”,初步展示了这种拿捏有多致命。
谁敢说,现在看起来“情比金坚”的欧盟兄弟,未来会不会叛变革命?
未来有一天,那些极右势力主导欧盟政坛,会不会向特朗普看齐?
总之,乌克兰人把自己的路走窄了,甚至走死了。
乌克兰这么惨,俄罗斯也好不到哪去。
普京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一仗会打成这个鬼样子。
虽然有乌东10来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弥补,但那是用10多万条人命换来的,而且国家被美西方极限制裁后损失巨大。
更重要的是,仗打到现在仍没有解决核心诉求,还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可俄罗斯这一仗又不得不打,因为普京从一开始便没有了选择。
乌克兰倒向西方、加入北约,这是俄罗斯地缘政治不可承受之重,谁执政也不会允许。
一些人可能不理解,俄罗斯贵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地缘条件有那么脆弱吗?
别看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但地缘条件确实不大好。
看看美国,独占一个面积“”的地缘板块,关起门来可以搞建设,打开门又可以争霸欧亚。
再看看中国,北有冰原、西有高原、南有密林、东有大海,地缘条件仅次于美国。
其实印度的地缘条件也不差,国土面积虽然远不如中俄,但贵在一个水土条件好,而且独占南亚这个板块。
俄罗斯宜居面积不到300万平方公里,基本集中在欧洲部分,且生活着约80%的人口。
更为致命的是,俄罗斯的核心区直面无险可守的东欧大平原。历史上,俄罗斯多次受到来自这个方向的侵略,让他们非常没有安全感。
苏联解体,让俄罗斯历史性地失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两个斯拉夫兄弟,导致国家战略纵深一下子少了1000多公里。
一旦有外部势力进入这两个国家,俄罗斯将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国家安全威胁。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最好是白乌两国重新回归自己的怀抱,其次是借独联体留下两个斯拉夫兄弟,最次也是两国保持中立。
不允许白乌两国加入包括北约在内的一切军事集团,这是俄罗斯人的底线,也是红线中最红的那一根。
亲西方的自由派人士,请不要再吵吵自由、民主那一套。在人类社会没有实现大同的那一天,地缘政治永远是国际政治的主角。
天天把自由、民主那一套挂在嘴上教化世人的美国,照样不允许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地缘政治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当乌克兰政客铁心要加入北约那一刻起,俄罗斯人便没有了选择,除非他们甘愿把国家安全的决定权交给美国和欧盟。
如此一来,俄乌冲突表面上是普京决定发起的,但决定权其实一直在美国和欧洲的手中。
这就叫阳谋。明知美国希望俄罗斯跳坑,但普京还不得不跳。
2021年12月,普京向美国和西方提出了一份“安全保障条约”,希望能避免战争,但拜登不但拒绝了这一提议,而且还加快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在乌克兰问题上,表面看好像俄罗斯一直占主动,实则一直很被动。
现在的俄罗斯,哪怕最“亲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同样别无选择。
特朗普再亲俄,也不可能将乌克兰全须全尾送给俄罗斯,他最大善意是让俄乌沿交火线停战,这对缓解俄罗斯的安全困境并没有多少鸟用。
对于俄罗斯来说,最低限度是取得第聂伯河以东的东乌克兰,最好当然是全取乌克兰。
我们看到,即便是态度比较温和的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他提出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就是取得战争胜利,解放乌克兰。
现在的乌克兰已经成了俄罗斯的死敌,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摧毁其政权、屈服其意志,一旦让其缓过气来,将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不可承受之重。
可以说,当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会议之后,乌克兰政客一边倒向美国后,俄罗斯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便没有了选择。
也可以说,从俄罗斯决定发起特别行动那一刻开始,普京的唯一选择就是彻底击败或者控制乌克兰。
如果不能击败或者控制乌克兰,俄罗斯就不会停下战争的脚步。
从俄媒根据普京政府要求梳理的明细中,便可见一斑——
一是乌克兰军队全面裁军,成为类似日本自卫队的小型自卫力量,解除军事武装,失去重型装备和进攻性武器;
二是乌克兰现有的基辅政府必须解散,推翻泽连斯基当局,建立亲俄新政府;
三是在领土与驻军问题上,给出乌克兰割让第聂伯河沿岸所有领土以及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或俄军在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拥有驻军权等方案。
这样的和平方案,其实就是无条件投降。
可想而知,特朗普有多生气。
特朗普再生气,只要不能解决俄罗斯人的安全困境,就无法阻止普京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只要理解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就知道普京其实没有多少选择,这一仗还得打。
不过,是一直打,还是歇一歇再打,这就不猜测了。
俄乌冲突,绝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不但泽连斯基停不下来,普京也停不下来。
这个时候,分对错已经没有意义,只有分输赢。
输家永远都是错的,赢家将书写“真理”。
至于特朗普,他还从欧洲战场抽身,集中全力对付中国,并没那么容易。
最终我们会发现,它一定会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