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6

评论

179

33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近30%糖尿病患者有这个并发症!《柳叶刀》:司美格鲁肽再添新效,带来多重改善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33字,阅读需4分钟

1.《柳叶刀》发表了STRIDE试验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

2.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伴有间歇性跛行的成人患者792例,随机分为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组或安慰剂组。

3.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组第52周时中位最大步行距离与基线的比值为1.21,安慰剂组为1.08,提示司美格鲁肽组获得了13%的统计学意义改善。

4.其次,司美格鲁肽组在次要终点方面仍优于安慰剂组。

5.安全性方面,两组分别有1%和2%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最常见的为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外周动脉疾病(PAD)预计影响全球超2.3亿人,最常见于下肢动脉。外周动脉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相关研究指出,住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约1/3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外周动脉疾病者的比例高达20%~28%。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往往不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下肢动脉疾病的防治。


正在美国芝加哥火热进行的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5)上发布了STRIDE试验结果,表明司美格鲁肽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该研究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Marc P Bona教授表示:“对于患有外周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司美格鲁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具有心脏代谢、心血管和肾脏方面的益处,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STRIDE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医学中心开展。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伴有间歇性跛行(可行走200米)、踝肱指数≤0.9(评价外周动脉疾病的首选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为0.9~1.3)或趾肱指数≤0.7(评估真实动脉灌注的首选指标,通常认为≥0.7正常)成人患者792例。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配接受司美格鲁肽(396例,1.0 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或安慰剂(396例),持续治疗52周。


主要研究终点为治疗第52周时,在跑步机上测定的最大步行距离与基线的比值。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第52周时中位最大步行距离与基线的比值分别为1.21和1.08[治疗比(ETR)=1.13,95%CI:1.06~1.21,P=0.0004),提示在一年的治疗时间内司美格鲁肽组获得了13%的统计学意义改善相比于安慰剂组,司美格鲁肽组中位改善距离绝对值为26.4米,平均改善距离绝对值为40米。


图片
司美格鲁肽组(红色)和安慰剂组(蓝色)第52周中位最大步行距离与基线比值(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次要终点方面,司美格鲁肽组表现仍优于安慰剂组:


图片
两组次要结局指标对比(内容来源:参考文献[1];图表制作: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6起)和2%(9起)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最常见的为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无一例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考虑到本次研究参与者中,59%的患者体重指数<30 kg/m2中位值为28.6 kg/m2(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司美格鲁肽相关研究),Marc P Bona教授指出:“患者体重指数较低,研究结果与体重减轻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弱。因此,我们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明确患者从治疗中获益的具体发生机制。此外,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踝肱指数有所升高,这提示司美格鲁肽具有直接的血管效应作用,但这也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仅有外周动脉疾病,无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否也能从治疗中获益?这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