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七星关这里,古茶飘香焕活力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稳稳前行

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古朴民居

掩映在山色中

云雾缭绕间,勾勒出一幅

绿意盎然的秀美田园画卷

这里是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

曾是个藏在大山深处、不为人知的小茶乡

这里的种茶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清朝时期还曾作为贡茶进入宫廷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世代种茶、制茶、饮茶

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图片

“我今年71岁了,每天清早起来就要先泡上一壶茶,去地里干活也要带上一壶,365天离不得一天。”端起茶碗,洪文秀老人笑着说,在太极村,不仅大人离不开茶,小孩子也从呱呱坠地,便开始喝茶。

图片

图片

好茶叶,生态是基础,加工是关键。前些年,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加工技术,当时的太极古茶价格低,且品质参差不齐,乡亲们“守着金山却揭不开米锅”,导致宝在山中无人问。

图片

近年来,亮岩镇开始转变思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转化路径,摸索“生态+产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太极古茶产业。为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亮岩镇鼓励茶企、合作社以入股、租赁、合作等方式,推动古茶树保护与开发。

图片

“以前茶青背到街上,几块钱一斤都不好卖出去,现在直接送到家门口的茶厂,明前茶青按照80元—100元一斤收购,一亩茶一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大家种茶的收益都很可观。”茶园里,村民漆国友指尖翻飞,忙着采摘新一年的春茶。

图片

曾一度遇到发展瓶颈的太极古茶,现在成了家家户户管护良好、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图片

经过这些年的长足发展,沉寂了千百年的古茶树,重新焕发了生机。得益于粤黔东西部协作支持,太极村的茶产业实现了从“小而散”到集约化、品牌化的转变。太极古茶的品质和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扩大。

图片

同时,区人民法院在古茶树核心区域颁布司法保护令,筑牢了司法保护屏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的加持,目前,全镇古茶树开发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增加至5000亩,户均年增收近6000元

图片

图片

今年全镇预计可采收茶青8万斤,

带动1100户茶农增收致富。

我镇将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茶文旅融合为主题,

发展乡村康养旅游、茶园民宿、研学等,

助力古茶资源实现生态价值。”

亮岩镇党委副书记陈莹表示。

图片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美了茶山、富了茶农

小小的一片太极古树茶叶

承载的是一段历史

更成就了一个产业

富裕了一方百姓

图片

太极村正描绘着绿水青山

既是自然财富

又是经济财富的美丽画卷


记者 | 马玲玉   视频 | 万飘阳   陆   玲
编辑 | 陈椋煜
编审 | 张媛媛
终审 | 向昆鹏
监制 | 黎秀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05
0元!0元!0元!豌豆数理思维,锻炼孩子逻辑思维!
广告豌豆数学思维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