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给学生更加充足的活动时间,让更多学生“动起来”。
“现在每节课间都能玩到新花样!跳格子能学加减法,地面飞行棋教防溺水知识,闯关游戏也很有趣。”涞水县第二小学学生赵琳赫兴奋地说。
涞水县第二小学学生正在跳格子(徐梓钰 摄)
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涞水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们涌向游戏区,开展跳绳、转迷宫、跳格子、斜线跑等形式多样的地面运动和游戏。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反应速度、协调能力,还通过游戏化教学传递防溺水等知识,让15分钟课间充满趣味。
涞水县第二小学教师郑国静表示,课间活动延长后,学生互动更频繁,课堂专注度与学习效率均有提升。
据了解,为确保课间活动有序开展,涞水县第二小学将传统文化、科普知识、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等内容与体育游戏相结合,采用“共性普及+个性特色”的思路,鼓励学生在课间自主参加个性化活动。“我们统筹规划‘教室—走廊—操场’三级活动空间,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安排教师现场巡视,不断完善课间活动的形式和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涞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刘文强表示。(杨猛 刘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