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33岁三甲儿科医生不幸去世

在我国,儿科医生短缺是儿童医疗服务供给面临的普遍问题。朱礼医生的不幸去世,是儿科医疗的重大损失。



撰文凌   骏
责编丨汪   航


3月29日,一份网传讣告显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朱礼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3岁。


今日,“医学界”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处证实了朱礼医生去世的消息。


早在3月2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发布《紧急献血倡议书》,提到朱礼因病情突发,正在重症监护室紧急抢救,急需大量B血型维持生命,恳请全院伸出援手,献血或助力扩散信息。


图片

紧急献血倡议书


朱礼的丈夫同为医生,就职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同日,该医院亦发布紧急倡议,呼吁大家伸出援手。


两份倡议书发出后,立即引发了一波“爱心大接力”,医院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期间,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道有4名外卖员放下手头工作,建起“热血先锋队”,赶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献血。


在社交媒体上,亦有不少网友闻讯后陆续赶赴献血点。“今天(21日)看到视频很多人排队献血,感谢好人。”“我去献血的时候,很多人,大家都是来献血给朱医生的,祝好。”……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食堂承包方同样发布消息,称朱礼医生因病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为挽救生命,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及志愿者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时,食堂承包方承担起献血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遗憾的是,朱礼医生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


公开资料显示,朱礼本科毕业于宜春学院临床医学院,2014年硕士考入南昌大学儿科学专业。在宜春学院临床医学院当届68名成功考研的学生中,只有朱礼和其他2名医学生选择了儿科方向。


实际上,儿科医生短缺是我国医疗服务供给面临的普遍问题。


曾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培养一个儿科医生非常不容易,往往本科5年,加上3年规培,还不能立即胜任。可以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来培养。”


除了培训周期长,儿科还常因为工作量大、病情复杂、工作节奏快等,被称为医院“最累的科室”之一。


2016年,新华社曾报道了南昌市“儿科医生荒”的困局,指出“病人越来越多,(儿科)医生却越来越少。”


为此,江西省曾于2017年出台多项解决方案,要求医疗机构优先招聘儿科学毕业生、每年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不少于100名。


2017年也是朱礼硕士毕业的那一年,她的硕士研究课题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治”。


入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后,她主要从事新生儿肺炎、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等方面的诊疗工作。


官方资料显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江西省成立最早的一批儿科专科,设有总床位252张,科室年出院病人超过70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12万人次。目前,该科室已成为江西省儿科病人救治和监护中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梯队。


朱礼医生的导师也来自该院儿科。在前述毕业论文中,她对导师表达了深切感谢。在导师的指导下,她说自己知道了如何做好一个儿科医生,也明白成为一个医生肩上承担的责任。


“未来人生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会时刻牢记您的教诲。”朱礼医生写道。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编辑:张金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